教育学院探索“实践思政”育人

时间:2020-12-08浏览:498


■本报记者 樊畅通讯员苏洁

今年7月,一套面向乡镇教师的支教培训课程在浙江舟山开讲。开课的是浙江大学老师,讲台下有舟山市教育局机关干部,也有乡镇一线教师。培训教室外,一场把脉当地教育发展的调研实践正在同步进行。这是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开展的“立足教育阵地,助力决胜小康”2020年学生暑期社会实践。

“小学院”如何发挥思政“大能量”?自2017年起,教育学院将课程思政融入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整合院系资源,赋能乡村教师,调研基层实情,形成了一个专业教师、思政老师、大学生“全员参与”,支教培训与系统调研全方位推进、一二三课堂全过程育人的暑期社会实践新模式。

 

可持续、可传承

“百校千师”破解短期支教困境

 

“思政品牌+暑期社会实践”的想法萌芽在2017年,正值学校在各学院启动新一轮“一院一品”学生思政品牌项目,体量在校内算不上“大院系”的教育学院如何发挥优势做出学生工作品牌特色,这一问题摆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包松面前。“我们希望社会实践是可传承的,而不是今年一榔头,明年一棒子,零零碎碎形不成系统。”包松萌生了以暑期社会实践为载体来推进思政品牌项目落地的想法。“与其分散资源不如整合起来干出点实实在在的事。”

怎样让暑期社会实践可持续、可传承?改革从实践主体开始。不同于往常由学生主导开展社会实践,教育学院发动专业教师和思政老师一起加入了实践队伍。支教是学院的传统社会实践项目,为了改变给当地孩子讲几堂课就离开的支教困境,教育学院决定把培训对象改为当地教育工作者,让学院专业教师上讲台,由学生做助教,带课程进乡镇,有针对性地为乡村教育埋种子、补短板。面向乡村教师的公益支教活动由此萌芽,并得到了学院班子的高度支持和专业教师的积极关注。在对项目打磨、细化的过程中,学院党委书记吴巨慧一直在思考如何给项目定基调、明方向。在与包松讨论斟酌过程中,“百校千师”四字跃然纸上,既明确了活动对象,也进一步明晰了任务重点和努力方向。

2018年是教育学院“百校千师”乡村教师培训计划开展的第一年。在去到支教地景东之前,学院就召集了专业教师开展讨论会,根据当地教育部门提出的实际需要,开发了一套系统的培训课程体系。“以往支教都是由学生去给当地小孩上几堂课,效果有限,现在我们组织自己的专业教师去培训当地教师,改变那里的老师,进而改变当地教育。”包松说。

赋能乡村教师,教育学院最想“赋”予的是长远视野和全局眼光。在前期交流调研中,学院了解到,景东不少当地教师除了业务技能欠缺外,还存在着职业倦怠、视野局限、与国家教育发展大方向脱轨等问题。对准这些短板,学院开发的培训课程大到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与新政策,小到学校建设、课程设计、教师职业发展等,全方位帮助乡镇教师开视野、理思路、强本领。

除了专业教师,学生也是“送培送教”的重要角色。老师上课时,学生们就“扎”在课堂里,一个学生助教对接几位当地教师,一方面直接和当地教师开展交流,另一方面现场观摩专业教师们如何上课。“很长时间没有参加过有益自身发展培训了,这次系统培训对我个人今后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有着不可估量的指导作用。我意识到乡村教师也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景东县景福镇竹箐完小教师罗浩在培训心得中写到。五年来,教育学院已面向乡镇中小学一线教师和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开展专题培训27场,受益人数2330余人。学院共有29人次专业老师、93人次学生参加了实践。

 

进乡村、做调研

“实践思政”涵育学生责任担当

 

学生社会实践如何更具“思政味”?教育学院在传统实践调研项目基础上,为暑期社会实践注入了更多思政元素。

今年7月4日,教育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舟山嵊泗初级中学,在辅导员带领下,对当地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及学生家长四大群体开展访谈,调研海岛教育发展现状,形成调研报告,帮助当地破解师资“留不住”的难题。

一个地方教育发展历史怎样沿革,教育政策制定情况如何;一所学校如何建设发展、课程设置如何调整完善、教育政策怎样得到落实;一名教师如何缓解压力、增强职业获得感、主导生涯规划……专业教师加入进来,思政老师带队出去,教育学院探索“实践思政”,在调研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责任担当。

在贵州湄潭,青年学生通过问卷、访谈等形式开展实地调研,最终形成3份调研报告并递交当地政府,为湄潭的教师职业发展、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现代体育与民族体育发展提供意见参考。在云南景东,师生驱车十多小时,走访六镇十校,用脚步丈量乡土中国,了解山区一线教育现状,发放问卷近千份,访谈师生130余人,足迹遍布景东县城与乡村,深入了解乡村教师职业发展需求,探究乡村教育的发展现状和瓶颈。在舟山嵊泗县,实践团队通过对教师、学生、教育管理者及学生家长四类群体的访谈和街头随机采访,为破解海岛地区城乡教育二元结构矛盾、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进程提供参考意见。在习近平总书记曾到访的舟山干览镇,青年学生开展入户调研,围绕新农村建设、生态治理保护、绿色生态旅游等主题与村民交流,聆听百姓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感受生态改善和经济发展带来的喜悦,真正在调研中增强对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的理解、宣传和阐释。通过这样的形式,学院真正把立德树人的任务悄无声息地融入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们能够了解现实国情,了解地区教育实际,在增强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的同时,提高社会责任感、使命感。

对学院而言,暑期实践也是一场思政教育,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搭建了平台,引导教师真正自觉成为教育扶贫的先行者。对教师来说,是坚持践行教书与育人相统一、潜心学问与关注社会相统一的过程,在面对教育这项现实课题时,教师们在实践过程里以身作则、现身说法,真正地做到了言传身教,充分体现了新时代教师“信念坚定的大德”“精心育人的职业道德”和“服务社会的公德”。

 

系扣子、引路子

“久久为功”践行实践育人初心

 

“暑期社会实践的目的一定是让学生在这其中受到教育,有所成长。”这是教育学院探索暑期社会实践改革的初心所在。

事实上,除了个人能力和专业知识的提升,实践过程还对同学间的团队协作、组织纪律、思想品德、沟通能力、同窗情谊都有所裨益。在2018年景东社会实践结束后,一位实践团成员感触颇深,当时便立志毕业后要到乡村去做老师,献身祖国贫困地区教育事业。“有时候我们拼命地灌输,要坚定理想信念,要有远大理想和奉献精神,不如真的让学生到乡村去看一看,让他们知道自己需要做,自己能去做。”思政教育就这样在知行实践中活起来、实起来了。

2021年,教育学院计划再次启程走进西部地区,紧扣时代脉搏、立足教育阵地,关爱乡村教师,关注城乡一体化,结合学科优势,引导更多青年学生走出教室校园,走向广袤河山,让青年自身有成长,人民群众有收益,实践育人有成效。“有些事可能做一次两次看不出变化,但是当我们走过的地方连接起来,把实践育人深挖下去,就一定会形成有价值的成果,就能拿出一些像样的东西来。”包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