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课上开起“手工作坊”

时间:2020-12-18浏览:439


■学生记者 鲁亚虹

连接精巧的木件,形态优美的砖墙,造型奇特的混凝土方块……难道这是手作工坊?不,这是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专业选修课建筑营造基础的课程作业展览现场。很多人可能觉得建筑设计就是造型、形态设计,事实上,材料、构造及其建造方式本身就是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工程学院教师孙炜玮说道。为了传递实物营造中的匠心之美,让大家更多地从技术以及的感知层面来了解建筑设计,课程组孙炜玮、陈翔老师有了办展览的想法。建筑营造基础是一门将设计课、技术课、实践课结合,通过营造来学习建筑设计的课程。通过办展,让大家了解这门课,也增进教学交流、促进教学提升。”建筑系执行系主任陈翔说。“另一个原因是这门课的同学们都特别棒,在实验员邢佳萍、姜仲文的大力支持之下,他们积极体验,发挥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在课业繁重之余,共同完成了许多优秀作品。我们希望通过展览向大家展现建筑系学子优秀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孙炜玮说。

本次展览共选取了23件木构作品,13件砌筑作品,12件砼筑作品。木构连接类作品中,两根以及三根杆件的连接看起来简单,里面的学问可大呢。单榫卯结构就有凸型方榫、圆榫、双层凸榫、燕尾榫以及企口榫等等;而要想杆件完美咬合,又需要精准的计算与打磨。

砖块砌筑类作品的魅力在于张力、自由、空间、曲线……砖块砌筑就有这样的魔力,能把脑海中的奇思妙想化作实物之美。但这也非常考验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稍不注意就会倒塌,重搭是常态。

砼筑塑形类作品难度较高,混凝土浇筑的操作十分复杂,从制模、搅拌、压实,到拆模、养护,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懈怠不得。可别小瞧了这些方块,其内部形态迥异,大藏玄机。

优秀的作品源于反复的尝试。木构重在精细,这就需要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在进行两根杆件的连接训练时,学生芦凯婷组决定采用燕尾榫的节点连接方式。燕尾榫根部窄,端部宽,因形似燕子的尾巴而得名,相传为鲁班发明,被后世尊称为“万榫之母”。在芦凯婷眼里,燕尾榫是简洁而优美的存在。

确定连接方式后,他们使用锯子和锉刀进行了第一次尝试,结果两根杆件咬合不紧密。“我们发现只用锉刀的话一不注意就会打磨过度。”随后,他们换用凿子、锯子进行切割,反复测量、计算确定需要打磨的程度,再用锉刀小心翼翼地修整,终于使两根杆件完美地咬合在了一起。“这种连接看起来简单,实际非常考验耐心和细心,我现在愈发钦佩木工匠人一丝不苟、细致耐心的品质了。”芦凯婷说。

丁翀组的砖筑作品将波浪线化作了面,颇具曲线美。这个优美的作品并非一蹴而就。他们原本只想制作一个砖砌曲面,但因为重心不稳,总是倒塌。这个问题困扰了他们很长时间。“我们甚至想改变方案、放弃曲面了,幸好老师鼓励我们坚持自己的想法,再多进行一些尝试。”丁翀说。

在老师鼓励下,他们继续与“曲面”奋战。有一次,丁翀正摆弄着一个已搭建好的曲面,恰好此时他的两位组员也搭好了一个曲面,当桌上呈现出两个一样的曲面时,丁翀眼前一亮:“既然一个曲面容易倒,为何不把两个曲面连接起来,让它们互相牵引,保持重心稳定呢?”他们立刻将想法付诸实践,这才有了集平衡美、曲线美于一体的砖砌作品。

在反复尝试中,建筑学子纷纷交出了优秀的作品,同时体会到了营造之乐、设计之美。林依泉告诉记者:“砖筑环节特别像小时候搭建积木,十分治愈。在我们手下,呆板的砌块获得了原本没有的流畅、张力和秩序,我很喜欢它所呈现出来的有张力的曲线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