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鑫海:以一腔热爱收获学术果实

时间:2021-01-05浏览:622


■学生记者 沈海涓

 我不想辜负自己的兴趣,也很幸运能做出一个拿得出手的东西。艺术与考古学院考古学研究生朱鑫海谈起他热爱的陶瓷,眼里有光。

这个从生物科学跨考到考古学的学生,从装烧工艺流变的视角探究陕西黄堡(耀州)窑发生的剧烈变化与山西五代北宋窑业技术的源流,所写论文在刚结束评选的浙江大学第六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荣获特等奖。

 

10天,从定题到初稿

 

中国陶瓷源远流长,全国各地皆有窑址分布。山西地区地处关中和中原两大文化中心交际,又是北方草原文明和传统农耕文明的冲突融合前线,有着丰富的文化多样性。深厚的人文底蕴孕育了丰富多彩的陶瓷文化,也形成了山西地区风格独特的窑业面貌。但遗憾的是,由于过去考古工作的限制,学界对于我国北方地区陶瓷窑址的认知和研究,更多集中在陕西河南喝杯等地,而对山西地区窑址生产面貌的认识相对缺乏。

这篇论文深受熊海堂先生的启发,从装烧工艺入手,以支钉间隔具为切入点,探讨窑业技术流变,并结合功能分析,以演化的视角处理材料,将过去较为零散的材料组织起来,首次较为完整地构建了华北地区各大瓷窑的“进化树”,纠正了过去认知中存在的问题,并为陶瓷考古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思路。成果社会反响良好,获得了业内专家的高度评价。

自幼便喜欢陶瓷的他,阅读过大量的文献,前往多地进行实地考察,在定题之前便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化的体系。因此,这样一篇庞杂的论文,从定题到初稿完成只用了10天。

当然,困难在所难免。阻碍最大的便是对演化脉络进行类型学的分析,前期他花了两三天的时间整理资料、进行分类分式,想要精益求精。但在截止时间的无声催促之下,还是无奈地先完成了一个较为粗糙的分类,但是在完稿之后,他仍然在进行着这项工作,并且虚心向自己的导师请教。谈起导师,他是满怀感激的。生物科学背景的他,没有经受过正统考古的学术训练,论文形式并不十分规范,在参评启真杯2020年浙江大学学生十大学术成果新成果奖前夕,艺术与考古学院的研究生导师陈虹对他进行了耐心指导,为论文的成型提出了很多。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学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中陈老师有两位学生获奖,她本人也因此获得了最佳指导老师奖。我挺满意这项成果,因为文章里我把自己在这一地区研究的、想说的话都说了。朱鑫海说。

 

怀着兴趣踏上学术路

 

当被问及涉猎陶瓷的原因,朱鑫海十分坚定地回答:很简单,因为兴趣。

他依然很清楚地记得兴趣的起始。小学的时候到亲戚家玩,无意之间看到了一个电视节目《寻宝》,很快便被吸引其中。而在众多古物之间,他发现唯有陶瓷能引起他最大程度的好奇。他在高中的时候进行了第一次相关的研究,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创意实践比赛,前往古玩市场调查,也借家庭旅游的机会前往漳州东山岛进行实地考察,发现了一些被冲上沙滩的古瓷片,最终将其整理,完成了一次优秀的汇报。

真正推动他从一般的收藏走上学术道路的是一位台湾的朋友。他是一个古董经济人,自己也有较丰富的烧造经验,面对这样一个充满好奇和冲劲的年轻人,他常鼓励他应当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并且可以尝试进行一些学术交流,也为他介绍了相关领域的朋友。现在的朱鑫海已经结识了许多学者、藏家,也会同一些同好共同前去考察各地瓷窑,这个领域中的许多人都曾为他提供了大量的帮助。这次获奖的研究也得益于许多业内朋友,其中一位甚至资助了他赴山西河津参加古陶瓷学会年会的费用,这也成了他最终落笔写下文章的直接动因。“当你真正喜欢并且认真地在做一件事的时候,自然会有人向你靠拢。”他说。

 

被兴趣成就是幸福的

 

朱鑫海说,自己是一个比较离经叛道的人,作为文艺特长生(现称高水平艺术团),他凭借一支双簧管考上了浙大,进入了生物专业,后来又投入自己热爱的艺术领域。

他说,其实自己走得不是很顺,但是也一直坚信自己不比别人差多少。从朱鑫海身上我们能够感受到一个对某事物怀有极大兴趣的人该有的模样,而被兴趣成就又是一件极度幸福的事情。尽管他多次说这不过是幸运,但也定然付出了不少辛苦。“我一直都很轴,不撞南墙不会回头,毕竟不到最后谁都不知道结果会怎样。”如朱鑫海所说,他正用一腔热爱走在学术的路上,体验多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