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时间:2021-01-05浏览:556


问起这部话剧的灵感来源于何处,人文学院2018级中国哲学专业博士生,同时作为编剧、导演的胡子恒顿时来了兴趣。他说,灵感的契机或许正是来源于现下因阳明心学的火热而兴起的各种展示王守仁人生故事的电影、电视剧等。这些艺术表现形式很传统,也很普通,在他看来始终缺少了一部分东西,一部分他认为最重要的东西,即阳明心学所处的时代背景对其的影响。

为什么阳明心学会在朱厚照时期产生?又是为什么阳明心学虽然伟大却依然没有对朱厚照之后的明朝产生太大的影响反而一直式微,直到近几年才重新热起来?胡子恒觉得,对这些问题的解答才是我们真正理解王阳明、真正实践阳明心学的关键所在。“现在已经制作完成的关于王阳明的电视剧或者电影,基本程式都差不多,他们把刘瑾,把朱宸濠立成鲜明的反派靶子,同时又把王阳明设立成一个彻底的伟光正形象,于是整部剧讲述的就是这样水火不容的两派的对峙与倾轧,其中再加上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致良知’‘知行合一’等冷冰冰的概念。但是,难道只要了解了王阳明的生平,记住了阳明心学的几个概念,我们就真的懂了阳明与他的学说了吗?未必。”胡子恒认真地说,“所以我想做的,是从一个完全不同的角度入手,打破人们了解一个人物与其思想的常规程式,跳出认知束缚,向大家展现阳明心学之所以能够产生的原因及其意义。”

“是历史选择了王阳明,是历史的需要给了阳明心学萌芽的土壤。即使没有王阳明,也会有张阳明,李阳明。”正是因为在那个时代有太多知先行后甚至只知不行的人,“知行合一”才有了被提出的必要。

胡子恒觉得,王阳明创立心学与当时西方进行的宗教改革其实是很相似的,他们都在试图打破普通个体与绝对价值之间的屏障。在西方,这个屏障是教会;而在中国,这个屏障是被推崇到极致乃至成为了教条的经学。所以,王阳明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知识垄断,他告诉每一个普通人,“成圣”并非是士人阶层的特权,只要此心光明,只要保护好自己的良知,人人皆可成圣。

虽然排戏过程全是困难,但胡子恒还是希望把这件事情尽可能地做好。能让更多的人能在扮演这些角色的过程中在各方面都得到一些锻炼。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所提倡的东西,值得我们现在的人去重视、去学习,但这种学习是真真正正需要用去体会的学习,如果只是记住致良知’‘知行合一这些概念,那反而与王阳明背道而驰。就是说,永远都不要进行教条式的学习,不要脱离良知的省查去奉行一些东西,因为那容易让人迷失自己的心,在私欲的诱惑下把原本正确的东西也扭曲得面目全非。要及时擦拭良知,心灵干净了,走的路自然也就正确了,不需多说,不需执着。”因为此心光明,亦复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