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筑峰再出发

时间:2021-03-12浏览:666


本报记者 樊畅

一流学科是加快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加速器。十三五伊始,国家开启一项以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为愿景的伟大工程。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国家双一流建设的号角,吹响了中国高校冲刺国际前列、打造世界顶尖学府和顶尖学科的冲锋号。

一张蓝图绘到底。在首个“双一流”建设周期中,浙江大学以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为契机,全面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坚持“分类统筹、一流牵引、主干强身、交叉驱动、生态优化”的战略导向,持续完善综合交叉的一流学科生态体系,勇担使命、乘势而上,全方位、高质量完成了“双一流”建设周期目标和任务。

在“三步走”目标愿景的第一步基本完成、第二步即将开启的承启关键阶段,如何优化学科布局,发挥综合学科优势?如何厚植内涵建设,将学科发展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如何高原筑峰,加快推动学校迈向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唯有深化改革全面创新,精心谋划系统布局,方能为浙江大学的一流征程打下坚实基础。

 

群峰竞秀:对标一流卓越牵引

 

AI与图形学在一起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如何在数字世界里逼真地描述和绘制现实生活中的物体?在浙江大学玉泉校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周昆正在开展智能图形学深度研究。

依托强大的学科和人才力量,周昆团队经过十余年科研攻关,围绕计算机辅助设计、虚拟现实、文化创意等领域内重大需求,在复杂几何与材质联合采集以及高维复杂输入条件下的特定图形对象或对象合集的动态过程建模与生成上,取得了重要科研突破。

几个月前,一则同样来自玉泉校区的新闻备受关注。

“浙大学者首次制备柔性沸石棉纤维材料,一件T恤可以秒变止血救生衣。新闻中所说的是浙江大学化学系范杰教授课题组制备的一种柔性沸石棉纤维复合物,该止血材料具备高效的止血性能和可靠的安全性,可解决紧急救生止血的问题,是战争、交通、地震等意外事故中,名副其实的救命神器

从无到有,原创性成果持续涌现;从有到优,“卡脖子”问题攻坚突破。学科建设成果斐然。以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农业科学、药理与毒理学等为代表的强势学科已位踞国内第一方阵,正迈向世界前列,迈向更加卓越。

浙江大学党委书记任少波指出,学校的学科生态正在实现从物理变化到化学反应、生物融合的转变,进一步具备了群峰竞秀、引领未来的竞争基础。推动学科建设高质量转型,要紧紧围绕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前瞻和创新,全面落实各学科发展大会精神,分类统筹推进学科建设,切实推动学科创新,不断凝练新的学科增长点和发展方向。

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指出,落实学科群建设任务,要着力打造人文社科高地,实现思想引领和文化开源;强化学科群基础性、先导性支撑作用,加快建设一流的理科;发挥学科群示范引领效应,提升工信学科整体发展水平;扩大综合交叉和社会服务优势,打造涉农高峰学科;推进医药联动,构建一流的卫生健康医疗发展模式。

目前,浙江大学进入ESI世界前万分之一学科数实现零的突破,进入世界前50位学科6个,前千分之一学科9个。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等学科领域跻身ESI世界前千分之一学科,率先进入世界一流前列,为学校跻身世界一流大学前列扬帆领航。

在不断创新学科发展路径的过程中,浙大人得到了一个启示——要聚焦前沿方向,在对接国家重大需求、承接重大工程中,培育学科新的创新成长点。“救命药”受限于国外专利与技术封锁,严重制约我国新药创制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卡脖子”问题怎样解决?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教授任其龙奔波于浙大实验室和东阳企业,面向国家战略需要,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变“废物”为“黄金”,突破技术困境,不仅完成了追赶,还实现了超越。以高水平科学研究为引领,化学学科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推进学科高质量发展。

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过程,同样也促进着学科建设凝练新的创新方向。

比如,航空航天学院在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中发展了学科内涵;材料学院通过拓展战略新兴方向等,增强了工程化能力;控制学院、光电学院在支持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中提升了学科创新能力;高分子系在学科交叉应用中凝练了特色研究方向。

科研平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堡垒。

以平台为依托,学校积极促进学科建设与产业创新互动,布局产学研结合的研究基地,将区域经济优势、产业优势转化为学科发展优势。

2016年,浙大青山湖能源研发基地项目正式开建。十三五期间,以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学科为主导,基地主动对接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承接了一系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取得了突出成绩。整合优势资源,做大事、做实事,基地通过持续产出重大成果,有力支撑了能源学科发展,燃煤机组超低排放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等项目获得18项国家级大奖。

无独有偶,以结构材料学科为牵引,浙江大学高温合金研究所成立。研究所聚焦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国家难题,组建显微结构表征与合金制备优化交叉合作团队,关键材料镍基单晶的研发取得突破性进展,培养了一批解决国家重大工程问题的交叉人才,同时,补充完善了浙大材料学科方向,强化了材料学科在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中的作用,大大提升了浙大材料学科的影响力。

学科建设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一个个精准举措系统长效推进。

近年来,学校坚持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强化世界一流对标,着力破解制约学科发展的瓶颈问题,不断完善绩效评估与动态调整机制,各学科师资队伍结构和布局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围绕前沿科学问题和国家重大需求的特色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

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学校有39个一级学科被评为A类,一级学科优秀率达63.95%11个一级学科被评为A+。教育部认定的18个一流学科均为A类学科,其中A+学科9个。

学科建设的根本目的在育人。紫金港校区的东南角,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的标本馆里,陈列着一张特别的标本。

这张保存完好的乌桕蚕标本来自广西宜山,由浙大师生在1939年西迁至宜山办学途中采集。农学院教师吴琼每一次讲起这张标本,都会说起它背后的故事。一张小小的标本,承载着长长的历史;一堂再日常不过的昆虫学课,同样也是一次生动的西迁精神教育。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大楼的中心花园里,矗立着三块一米多高的花岗岩石碑。石碑上,镌刻着618位遗体捐献者的姓名。石碑中间,一株万年青郁郁葱葱,上面悬挂着医科学子写下的感恩卡片。每年清明前夕,医学院都会组织师生来到这里缅怀感恩,致敬无语良师的无私奉献,感知医者的天职使命。2019年,浙江大学无语良师文化长廊进入施工阶段,为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弘扬无私奉献精神搭建起教育实践平台。

不远处的药学院,师生们定期开展“弘药大讲堂”“药苑论坛”“药膳大赛”等特色文化品牌活动,充分发挥药学学科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引导学生做有理想的药学人。

把学科发展资源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育人”始终是浙江大学推进高质量学科建设的根本任务。

学科育人工作怎样才能“扎”得下去,“立”得起来?

依托学科特点,浙江大学“马兰工作室”在机械学院应运而生。以学习致敬学院1960届院友、全军挂像英模林俊德院士为出发点,机械学院深入探索学科发展历程中培育的一代代杰出人物精神内涵,让学科育人扎得稳;结合学科发展海陆空天地,为国铸重器的特色,马兰工作室排演原创话剧《速写林俊德》、音诗画《马兰谣》,讲述马兰故事,厚植家国情怀,让学科育人立得高。

学校始终注重激发学科育人功能,促进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与教育教学相统一,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

越是高峰学科,越要担起国家和师生的期待,越要当好学校双一流征程的排头兵。五年来,一大批优势学科进一步形成一流发展的共识,直面新一轮发展的难点痛点,明确未来发展的战略定位与创新之路,为学校双一流建设、迈向一流前列奠定了基础,也树立了标杆。

 

固本强基:厚植基础主干强身

 

百花齐放春满园。首轮双一流建设周期收尾,浙江大学更多学科迈入了争创一流的第一方阵。

群峰竞秀之下,基础学科对其他学科发展的骨干支撑作用进一步彰显。

在浙江大学数学求是科学班和物理求是科学班,本科生在高水平国际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已经不是天方夜谭。

大二学生吴宜家通过校内二次选拔成为求是物理班的一员。加入求是物理班一年后,他的研究成果发布在知名光学期刊《中国光学快报》上,杂志主编得知论文的第一和第二作者都是大三学生时,连连称赞。

吴宜家不是求是物理班唯一一个在本科阶段就在顶级期刊发表重要论文的学生,几乎每一届求是班,都能涌现出一两个这样的拔尖学生。

202013日,新的一年刚刚开启,浙江大学求是大讲堂就迎来了首个隆重的大会--浙江大学推进理学学科发展大会,会议对理学学科的建设与发展、交融与突破进行了高远部署。

人才是激活学科发展的第一动能。

2010年,已在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获终身正教授十余年的包刚,在自己科研工作最活跃的时候,毅然回到浙大,全身心投入振兴浙大数学学科的伟业中。以领军人才为牵引,浙大数学人才队伍建设成效明显,科研攻关锐意进取。

2020年末,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师江文帅连续2次在国际数学领域四大顶尖刊物之一Annals of Mathematics发表论文。几个月前,同样来自数学科学学院的研究院叶和溪在Annals of Mathematics发表高水平论文。该期刊一年出版六期,每年仅发表学术论文三十余篇。

以人才带动学科,数学学科一贯重视青年人才的引育工作,通过陈苏之星计划等各类举措,积极培育顶尖数学人才和有科研潜力的优秀青年人才,力争形成数学人才高地。包括江文帅、叶和溪在内的一批优秀青年数学人,正秉持求是创新的精神走在数学前沿研究的道路上。十年磨一剑,浙大理学坚持办学特色,在前沿科学领域探索新知,不断激活人才动能,夯实学科发展基础、激发学科发展活力。

生物学学科同样用活了人才机制。生命科学学院以院长负责制和PI聘任制相结合的方式,创建了浙江大学首个学术特区,以相对独立的学术、人事、财务自主权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育,并探索了预聘-长聘制度,成为了以人才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学科高质量发展的一杆标杆。

盛世修大典,丹青耀古今。国家重大出版工程中国历代绘画大系编纂出版自2015年启动,至今已历时15年。这项被誉为当前研究中国艺术史和文化史不可取代的百科全书的国家重大文化工程,也是浙江大学文科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在古今会通、东西互动、中外认知、文理交融的文科建设理念下,学校召开文科大会,提出《面向2035:浙江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和《浙江大学关于加快推进文科发展的若干意见》(文科十条)两个文科发展重要文件。学科为重,学校搭建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平台等若干特色跨学科平台,支持建设6个大数据+人文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和7个培育团队,构建文科创新发展体系;人才为先,学校启动文科资深教授、领军人才、求是特聘教授、百人计划(文科)等高层次人才引育计划,健全文科引人育人机制,优化结构拓展师资队伍;质量为本,学校将经典文化传承与引领计划纳入学校十三五规划重点项目,推动产出《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中华礼藏》等一批传统文化优秀成果。

北京时间20197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召开的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杭州良渚古城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申遗二十五载,良渚申遗的背后,浙江大学外国语言文化与国际交流学院建立了良渚古城遗址申请世界文化遗产中英文翻译服务项目,完成申遗材料的二校工作。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服务社会和国家战略中,引领学科发展: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建立健全我国网络综合治理体系研究,相关报告被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采纳并得到重要批示;《德国努力提升德语地位》被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采纳,编入国家语委组编的语言生活皮书系列之《世界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9)》。

针对骨干基础学科特点,学校搭建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推动基础学科发展。在巩固学科传统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拓展学科新兴方向,加强基础前沿研究,大力发展以文科和理科为基础支撑的交叉学科建设,形成文科+X理科+X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中心,育人支撑作用进一步增强。遵循基础学科特点的评价机制不断完善,形成适合基础学科发展的学术环境,产出了若干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

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14个一流骨干基础入选学科建设成效明显。其中,2个学科获评A4个学科获评A-;化学学科领域跻身ESI世界前千分之一学科,整体实力水平基本进入国内先进行列,对学校建成世界一流大学的支持引领作用已经显现。

 

综合交叉:会聚造峰开创新局

 

打破学科界限,跨越理论鸿沟。在浙大,科技与人文正在走向知识大融通,呈现出学科交叉会聚、深度融合的蓬勃发展态势。

20201月,一位72岁的高位截瘫患者,借助植入式脑机接口,成功靠意念拿饮料、吃食物,甚至还能玩玩麻将。对于老先生这样脊髓神经损伤、运动功能丧失的残障人士而言,这些在从前都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奇迹的背后,是浙江大学推动学科交叉会聚、推进学术融合创新的发展举措。

20189月,浙江大学创新2030计划中首个专项计划双脑计划启动,正式开启学科会聚交融发展的新局面。

一个会聚计划,多个学科融合。

以脑科学、神经科学、人工智能、计算机科学为支柱学科,双脑计划形成了脑科学+人工智能+创新发展体系,获教育部批复,搭建了脑与脑机融合前沿科学中心、人工智能协同创新中心、求是高等研究院、生命科学研究院等平台,发挥双核作用参与共建之江实验室。2019年底,依托交叉学科优势,浙江大学医学院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成立,作为全国首个脑科学和脑医学领域教学、科研、临床有机结合的新兴学科,致力于成为国际一流人才汇聚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脑科学交叉研究平台。

会聚计划同样打破了文理科之间的学科壁垒。除临床医学、药学、材料科学等学科外,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语言学、哲学、法学等学科也积极加入双脑计划献智献力。

会聚交融的成效体现在学科成果上。双脑计划实施三年来,在《自然》《科学》等权威期刊和人工智能顶级会议发表高水平论文180余篇;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基于自主知识产权类脑芯片且是国际上神经元规模最大的类脑计算机,并研制了专门面向类脑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达尔文类脑操作系统;获得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中国科学十大进展。

如何加快学科自我革新、提高学科发展的新陈代谢能力?浙江大学充分发挥综合交叉优势,启动实施面向2030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推动学科板块和领域间会聚造峰,引领学科前沿创新突破并培育形成新的学科增长极。量子计划以物理学、光学工程、信息与电子科学为支柱学科,聚焦量子信息领域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深入探索,力争在量子计算、量子传感与精密测量、量子光电集成芯片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设计育种计划大力发展作物学、园艺学、植物保护、畜牧学等骨干支柱学科,充分发挥农业基因组、基因编辑、生物信息学、生物育种等方面的已有技术优势,打造全球领先的基因组合成育种实验平台和精准设计育种平台;超重力计划依赖土木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地球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等学科力量,聚焦多相物质超重力效应、岩土体超重力相演变及环境岩土力学、超重力离心模拟理论与关键技术等问题开展深入探索;亚洲文明计划,首个由人文社科学科牵头的创新2030计划,于去年6月启程,融合中国语言文学、外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世界史、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社会学、法学以及其他相关学科力量,探讨亚洲文明研究的重大理论构建和现实挑战问题,涵育优秀文明之果,努力形成浙大新文科特色……面向2030,探索建立交叉学科发展特区,学校还前瞻布局启动生态文明计划智慧海洋计划精准医学计划天工计划等会聚型学科领域建设,构建全链条贯通的创新生态体系,率先探索具有浙大特色的会聚型学科建设新范式。

2019年,由竺可桢学院牵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等单位共同建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及浙大图灵班正式开设。

学校不断加快学科专业优化调整,加强学位点建设,在正确把握基础学科与应用学科、传统学科与新兴交叉学科、文科与理工科的关系基础上,超前谋划新兴交叉学科门类,围绕国家区域需求催生战略新兴专业,支持人工智能、储能科学与工程等新兴交叉学科发展。

新冠疫情催生了在线课堂的全面兴盛。2020年上半年,238名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三年级本科生以及247名其他专业学生,通过Mo平台完成了《人工智能》课程的学习。推动学科交叉,去年7月,浙江大学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智海:新一代人工智能科教平台。两个月后,浙江大学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图灵班60名学生的课程《人工智能基础》以及一千余名电子信息硕士研究生的课程《人工智能算法与系统》正式全面使用这一平台。

在浙大,多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行动已经覆盖到所有学部。

坚持学科育人,学校始终突出学科方向、专业方向与育人方向相一致,持续推进医药+X农学+X工学+X7个多学科交叉卓越中心人才培养,并完善交叉学科发展机制,强化交叉团队指导,打造

了以学科建设、人才队伍与教育教学为内核的学科育人体系。近三年来,学校已培养了超过500名的多学科交叉研究生,一批毕业生成为之江实验室等省内外重点研发机构的中坚力量。

五年间,学校以国家战略为牵引,规划未来蓝图,打破学科交叉壁垒,凝练新的会聚型学科方向;以新的组织体系有效贯通学科链、创新链与产业链,提升创新策源能力;布局推动数据密集型研究范式在各个学科的渗透发展,促进传统研究方法与新型研究方法互鉴互融,让新方法助推新知识的创新创造,涌现出一批有显示度的交叉研究成果。

 

生态优化:分类统筹打造特色

 

念哉典学,思睿观通,有文有质,有农有工。

浙江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如何发挥好综合学科优势,促进众多学科的共同发展?学校分类统筹,在系统实施高峰学科建设支持计划、一流骨干基础学科建设支持计划、会聚型学科领域建设计划外,还大力支持经济、法学、教育、海洋、航空航天、地球科学等优势特色学科发展,促进学科-人才-科研互动融合,形成顶尖学科、高峰学科、骨干基础学科、优势特色学科相互支撑、协同发展、争创一流的学科生态体系。

在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西南角,坐落着一座外形方正、青灰色调的四层混凝土砌块建筑,这是浙大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大学博物馆应当具备哪些功能?承担怎样的使命?浙大艺博馆的功能和定位十分明确--推进大学教育中的考古和艺术史教育。作为优势特色学科艺术史学科建设的重要里程碑之一,艺博馆同样以实物教学为路径,促进考古和艺术史教学育人和学科建设,实现文化传承与创新。

一流征途,体艺和鸣。浙江大学光荣的体育传统,铸就了体育学科的深厚发展底蕴;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目标,为浙大体育学科建设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

202011月,教育学院体育学系百人计划研究员彭玉鑫博士、王健教授与学校高分子系高超教授等联合在《科学》子刊ScienceAd-vances发表论文。

优秀研究成果的诞生得益于深度的学科交叉研究。体育学科顺应学科交叉融合趋势,进行纵横贯通发展,在双脑计划等交叉会聚领域不断探索新的学科发展方向,探索学科建设新路径。

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家战略需求,针对不同学科特点和发展基础,学校通过打造交叉会聚平台、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支持优势特色学科加快形成鲜明特色和卓著声誉。

去年4月,我国集成电路领域著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汉明从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院士手中接过授聘证书,担任浙江大学微纳电子学院院长。从2001年回国算起,深耕中国集成电路产业20年的吴汉明重新回到学界。在吴汉明领衔下,微纳电磁学科将中国芯片制造带入纳米时代。基于健康医疗大数据的主动健康,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运用大数据进行疫情预测预警、疫情防控、科普宣传,并受邀向多国分享中国抗疫经验。

按照学科板块,学校召开文科大会、理科大会、工信学科大会、涉农学科大会、医科大会,制定学科板块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和配套政策,推进学科群的创新发展。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在取得一定成绩后,我们新的旗帜在哪里,新的目标在哪里?应该站在什么样的山头吹响冲锋号,攀登新的高峰?站在十四五规划布局和双一流新一轮建设的历史交汇点,合力构筑更聚峰的一流学科生态,学校、学科、学术、学者、学生缺一不可。

站在新的起点,谋划新的蓝图,只争朝夕,扬鞭奋蹄,勇当改革创新的尖兵,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方能决胜一流,迈向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