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青年行,浙大学子在红色实践中坚定绿色梦想

时间:2021-09-10浏览:5018



学生记者 杨灵方 钟翼

碳达峰、碳中和意味着什么?青年学生能为“双碳”目标的实现贡献怎样的力量?

这个暑假,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党史青年行”暑期实践团队107名队员组成13支小分队奔赴祖国各地,在社会实践中坚定专业自信。


问道百年的“追光”之旅


青年学子们围绕“百年党史与百年电气学科史的耦合溯源”主题开展实践调研,通过文献研读、红色走访、人物采访等多种形式搜集素材,创作了红色记录片《电亮百年》,编写了红色故事汇《红色基因在浙大》,编排了红色舞台剧《熠熠生辉》,重现100年来在党的领导下,中国电力从踉跄发展到追赶超越的光辉历程。

跟着纪录片的镜头,大家看到了1954年新中国第一条220千伏线路的投运,高压电开始驰骋在中华大地上;看到了1956年国产第一台6000千瓦电机组在淮南电厂投运,我国终于可以自己制造火电设备,挺直腰杆发展自己的电力事业……电气学院电子信息工程2019级本科生苏圣平说:制作记录片的过程中,我们采访了很多优秀校友,也在尘封的历史中挖掘出了很多故事,这些宝贵的资料不仅能让人感受到的力量,更能看到中华民族从追赶到超越的脚步。

为了更深入的挖掘红色故事,传承红色精神,实践队员们前往档案馆求证和收集有关素材。“收集和采访50位老学长的故事对我影响最深刻的就是爱国两个字,我们也要不忘初心,做勇于担当的新时代浙大人。电气学院电力智能化2020级硕士研究生邹焱在参与收集《红色基因在浙大》史料。擦去历史上积落的灰尘,让一个个动人的故事、一件件历史的信物、一句句肺腑的箴言,在青年人的心中重新焕发出光芒。

让纪录片和故事汇中挖掘到的故事从书面走上舞台,从镜头走近身边,这个暑期,电气学子们还排练了一场舞台剧。百年的筚路蓝缕,百年的慢慢求索,百年的卓越辉煌,实践队员用艺术的表现形式,说“青”言话“青”语,让实践成果活灵活现。


学以致用的“双碳”之行


实践之路,也是学习之路、宣讲之路。为了帮助群众更直接的理解“双碳”政策,队员们开发“双碳伴我行”小程序,引绿色风气之先,立低碳发展之志。

行是知之始,广州、海口、宁波、绍兴,这个暑假浙大师生的身影实习在各地一线电力企业,用脚步体悟“双碳”政策发展现状,并将所思所学融入小程序中。使用者可从我国现状、国外现状、经济影响、体制机制四个按钮进入,纵览世界各国年度温室气体排放数据,了解全球大中小企业碳排放和能源消耗量,体悟低碳经济发展的破竹之势,学习我国最新政策文件,随时随地了解“双碳”资讯。

知是行之成,在走一路、学一路、讲一路的“双碳”实践之旅中,队员们深入浙江、甘肃、湖南多地的乡村县城宣讲低碳生活新风尚,并在小程序中设计“碳排放计算器”,方便使用者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轻松计算个人碳排放量。以“饮食”为例,在碳排放计算器中,将食物细分为肉类、谷物与果蔬三大类,输入节约的食品重量,可以计算出减少的碳排放数量,用直观的数据引导使用者树立节约意识,崇尚低碳生活。

“双碳伴我行”小程序设计者、电气学院电力系统专业21级博士研究生葛明阳说:实践调研中我深刻的感受到国家攻坚双碳的破竹之势,每个人都要养成低碳生活好习惯,为实现双碳目标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电气工程学院电机工程系主任辛焕海教授说:“实践活动用红色精神武装大脑,锻造电气学子投身‘双碳’战略的绿色使命感,是一次思政与专业的巧妙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