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夏天,一群浙大学子探访蚕桑文脉

时间:2021-09-17浏览:715


学生记者 秦子懿 吴心怡

沿着浙江大学特种经济动物科学传承发展之路,这个暑假,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传承浙大蚕桑文脉、弘扬科技报国情怀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启了寻觅浙大蚕桑文脉之行,在寻故人、探旧址的路上,感悟着以人为本、科学报国的红色基因。

 

寻觅专业文脉,记录百年辉煌

 

为设身处地感受时代变迁和专业发展,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的10名本硕博学生组成的暑期社会实践团,开启了一场回溯时空的寻觅之旅,通过脚步去感受百年蚕桑文脉的律动,用镜头去记录老一辈蚕桑人眼中的浙大。

队员们在初期分工合作前期分别前往浙大图书馆、浙大档案馆、浙大校史馆等地进行了大量的文献阅读和调研,确认了浙大蚕桑系一百多年的历史起源与沿革,并就近确定了实地走访的方案。

杭州市江干区268号,笕桥中央航校旧址的蓝底白条的大门高耸矗立着,大门上方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实践团的成员们把第一站选择在了这里。缘是1927年,浙大蚕桑系起源于此,为当时国立第三中山大学劳农学院的五个系之一。同学们在中央航校纪念馆中与工作人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了解了笕桥地区层是杭州高等农业教育起源地,曾经也拥有繁华的茧丝绸贸易,浙大蚕桑系在此处成立也有此缘由。

航校建成后,浙大蚕桑系又迁去了何处呢?同学们在校史馆和浙大农生院的院史记录中,确认了答案——华家池。循着历史的足迹,实践团的队员们前往浙大华家池校区,参观了我国室内蚕房典型建筑——蚕桑馆。这个二层小楼可谓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随处可见的养蚕工具和仪器设备吸引着大家的注意。眼之所见,心之所悟,2020级畜牧专业研究生陈琨感慨道:

当年研究人员们就是在这小小的蚕桑馆中,研究出了辉煌的科研成果,这种不畏艰难、努力耕耘的精神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遵循的。

浙大西迁是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佳话,蚕桑系师生随队前往后如何进行的教育与研究成为了同学们关注的问题。实践团成员2020级畜牧专业研究生田欢在浙大动科院史中翻找记录,并前往贵州湄潭实地调研,发现当时的蚕桑系师生在湄潭开展了柞蚕试养、蚕种保存的研究。她无不感慨道:

艰苦卓绝下的环境依然保持严谨的科研精神和拼搏斗志,正是浙大蚕桑系一脉传承的红色基因。

在浙大紫金港农生环大楼里,实践团队员们见到了丝素合成的人工骨骼等前沿研究。与研究室的学生和老师交流之中,同学们对科学研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不仅感受到了新一代浙大蚕桑人的勇立潮头的拼搏精神,更体悟到了科学工作者攻坚克难的钻研精神。

 

开展红色宣讲,推进专业教育

 

回顾专业发展历程,其中涌现的科学工作者与专业的发展密不可分。动科院的同学们在寻访途中,不断查阅挖掘历史材料,探访老党员、老教师,探索专业发展史中的红色基因,用党课讲好故事,传承蚕桑文脉。

在筹备党课的过程中,队员们思考如何将党课讲好讲活呢?在动科院团委书记任思丹的指导下,队员们前去拜访了原蚕桑系主任徐俊良教授和陈玉银教授。

在徐俊良教授的书房中,队员们看到了七本泛黄的蚕桑专业教材皆由浙江农业大学主编,并了解到了这七本教材诞生背后的国家蚕桑产业重新发展和专业自强的故事。以此为引,2020级畜牧专业硕士研究生于晶准备了浙大蚕桑学科发展变迁的主题党课,为大家介绍了学科发展史上的优秀党员和在西迁过程中坚持办学、坚持科研并刊发专业刊物《蚕声》的故事,引导学院同学们参与挖掘蚕桑学科百年发展史中涌现出的党员模范和红色故事,将学科百年发展脉络和党的世纪征程伟大成就联系起来,感受蚕桑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行业变迁,切实坚定学科专业自信。

2018级特种经济动物饲养专业博士生郝志华则准备了新时代的蚕桑助力扶贫攻坚的主题党课,并来到陈玉银教授的研究室进行学习请教。实验台上金黄的蚕茧吸引了实践团队员们的目光,这个蚕品种叫作金秋旭日,是她花了数十年的心血。因为颜色丰富的彩色蚕茧可以给农户带来额外的收益,在扶贫攻坚过程中也成功地助力了农户脱贫。做科研要守得住寂寞,要围绕着人民的利益去开展,陈老师如是说。

通过党课宣讲,浙大动科院的学子也丰富了自己对学科发展和产业发展更深刻的认知。并针对蚕桑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引领行业变革的学科交叉人才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这些天,实践团成员们将资料汇总成调研报告,并制作了一个访谈纪录片,用以引领新一代蚕桑学子勇于担负自身使命,传承浙大蚕桑文脉。整理完材料,实践团队的队长郝志华说道:

认识越多,了解越多,感动就越多,浙大蚕桑人一直以来都把科技报国、产业兴旺作为了自己的责任,而这种精神在师生之间不断延续。我们新一代蚕桑人也应该主动接棒,发挥党员模范先锋精神,传承浙大蚕桑文脉,责不旁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