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最可爱的人”

时间:2021-10-29浏览:611

十月,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为背景的电影《长津湖》大热,展现了人民军队炽烈的爱国情怀、对党和人民的无比忠诚,生动诠释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点燃了大家的爱国情,也让浙大人忆起那段充满冰与血的岁月。

 

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浙大农科人

 

若有战、召必至。71年前,他们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既是学者、也是战士,万里赴戎机,为捍卫和平肩负起反细菌战的崇高任务。他们投笔从戎,带着理想和抱负,带着知识和技术报名参战,在各个岗位奉献力量。他们是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浙大农科人。

 

国家召唤我,一天也不敢耽搁

 

19506月,朝鲜战争爆发,10月,中国人民志愿军奉命开赴朝鲜战场,25日,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毅然承担起保卫和平的历史重任。19521月,美军公然违反国际公约和人道主义原则,在朝鲜战场和中国东北地区实施细菌战,给中朝军民造成巨大伤害,也激起全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无比愤怒。

 

细菌武器与常规武器相比,杀伤力,破坏作用及其影响更为巨大,它容易造成大量的非战斗减员。生物战剂若在后方流行,将引起社会混乱,造成生产停顿、交通瘫痪等严重后果。美国曾做过这样的测算,若一枚带炭疽菌的“飞毛腿”导弹落在华盛顿,可夺去10万人的生命。

 

227日上午,浙江大学植物病虫害系柳支英教授(著名蚤类学家)接到了来自中央卫生部的电话,请他迅速奔赴北京转朝鲜,参加抗美援朝反细菌战。当时,柳支英教授不顾自己还没痊愈的肺病,毅然决定要迅速奔赴一线。当天下午,柳教授又接到电话要求随带助手一名。

 

“战争形势严峻,战斗十分激烈,赴朝就要有牺牲准备”,担任柳支英教授经济昆虫学、害虫防治学助教的李平淑在回忆中说道:

 

“我身体比较好,未婚,抗美援朝需要就是军令,义不容辞应该我去。”李平淑主动请命同柳教授一同赴朝参战,接到电话数小时内,他们便坐上火车离杭,办公室和宿舍里的个人物品都来不及收拾。当晚,二人到达上海巴斯德研究所,第二日与该所一同赴朝的同志收拾仪器药品,第三日乘车北上,于北京西郊机场飞往安东机场,后转车抵达驻地。途中还遭遇翻车事故,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将军曾先后三次赴驻地慰问。“目睹两位老师毫无思想准备,不经任何动员,二话不说,义无反顾地投笔从戎,我开始懂得了什么叫做爱国,什么才算响应祖国的号召,这是我四年本科学习中最为重要的一课”,当时还在植物病虫害系就读的胡萃说道。

 

争分夺秒,与枪林炮雨擦肩而过

 

柳支英和李平淑所在的队伍为首批志愿防疫检验队,驻地位于志愿军卫生部附近的山洞中,人住在山洞内,工作室在山洞旁的木制平房内,房顶用树枝伪装,以避免敌机轰炸。

 

“我和另一位同志负责将各部门送来的昆虫标本进行编号登记并制成标本,柳先生进行鉴定”李平淑在回忆录中写道。

 

国际调查团来朝调查美军进行细菌战的真相,柳支英教授等人于5月初把所有的证据材料送到平壤展览,地点在平壤郊区原金日成大学校址中仅剩的一座二层楼内,玻璃门窗已全部被炸毁。为防止调查团中有特务埋伏,引敌机轰炸,志愿防疫检验队提前在楼外山坡上临时挖了一些防空壕,同时在完成调查团的接待后立即将重要的标本等证据装箱,并以最快的速度撤离,运往驻地。当天下午4时,敌机果然大肆轰炸,敌机不仅将展览厅所在的楼夷为平地,还丢下凝固汽油弹,由于防空壕只有半人深,躲在防空壕中的同志只好将泥浆涂在脸上和露出的半身,才避免凝固汽油弹的烧伤,而他们的行李物件已经被全部炸飞。

 

在如此危险、恶劣的环境下,柳支英教授运用其专业知识,总结反细菌战的经验,提出判别敌投昆虫的“三联系、七反常、一对照”的原则,这些原则不仅在朝鲜战场发挥了作用,在以后国内的多次虫情判断中也取得良好的效果。1952年,柳支英教授获得中央卫生部颁发的爱国卫生模范奖章和奖状,并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三级国旗勋章

 

凝聚力量,以赤子之心保家卫国

 

抗美援朝是一场全国人民的运动,国内全体高校师生亦是深受鼓舞,全身心地投入到这场运动中,爱国热情被极大地激发起来。1950年至1953年间,刚接受新中国洗礼的广大浙大农学院师生,满怀赤忱热血,以各种实际行动投入到了这场抗美援朝的运动中去。

 

为加强国防建设,打赢抗美援朝战争,195012月,中央发出《关于招收青年学生、青年工人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的联合决定》,动员号召青年学生、工人积极参加各种军事干部学校,训练他们掌握现代化的军事科学知识和军事技术,以保卫祖国的和平建设。期间,浙大农学院学生也积极响应祖国号召,踊跃报名支援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共26人被录取。

 

据当时在就读大一的胡萃教授回忆,当年他们所有同学都经过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晚上睡不着觉,一边是怀着强烈的爱国热情想要保家卫国,一边是想到马上就要上战场顾虑难以避免,很多同学是哭着决心要报名的,最后基本上人人都报了名,但由于各种身体原因,经体检合格真正获得批准赴朝参战的只有少数。其中有胡先生同宿舍的高一届学长徐凛然和同班女同学陈壁。当时华家池党员很少,徐凛然年纪轻轻就是地下党员,在校期间学习很努力,同时承担了政治思想方面的许多工作,非常勤奋,把自己大部分时间贡献给了工作。因为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储备,擅长思想教育工作,徐凛然后来在志愿军中任教导员一职,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在东北工作。还有胡先生同班的上海姑娘陈壁,身体素质好,思想先进,体检之后,也获批准随志愿军赴朝参战了,1953年回国后在北京农业大学(现中国农业大学)任教。

 

凝心聚力,保家卫国。与此同时,奋战在国内大后方的浙大农学院师生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支援抗美援朝的斗争。全体师生员工人人订立爱国公约,努力搞好教学、科研工作,不断为国家培养输送人才。开展向中朝人民军队的捐献运动,农学院许多同学把在暑期里农垦工读报酬全部捐献,同时制定增产捐献计划,努力劳作,增加生产,将栽种的果树、蔬菜等增产捐献。在抗美援朝战争进行的同时,全国掀起了爱国卫生运动热潮,当时附近农村的卫生意识不强,亲人的灵柩长期不下葬,饲养的猪、牛、鸡、鸭和人挤在一个茅棚里。农学院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挨家挨户做宣传,动员他们将饲养的家禽家畜另行安置,及时安葬去世亲人,当地的卫生面貌大为改观。同学们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以实际行动铸就志愿军同志坚强的后盾。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同朝鲜人民和军队一道,历经两年零九个月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而在这条团结一心、保卫祖国的道路上,浙大农学人始终热血奔赴,与国同行。

 

他们无私奉献,为了人民,奋不顾身,是最可爱的人。

 

值此抗美援朝纪念日,让我们向每一个为抗美援朝战斗过的英雄致敬!

 

(文 吴旻 漆梦雯 图片来源:浙大档案馆 网络 刘科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