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机器人不再“知易行难”

时间:2021-12-06浏览:355

 

 学生记者 吴炎桔

浙江大学推荐的国际赛道项目非夕科技——新一代自适应机器人定义者斩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季军,成为四届以来国际赛道上的最高分项目。

新路的开拓者

2018年,协作机器人的先锋者RethinkRobotics倒下了,一时间人心惶惶;协作机器人这个概念从众人捧起的神坛上跌落,开始受到众多的质疑,逐渐冷淡。

但非夕却顶着寂寞,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自适应。

非夕科技总经理胡晓平这样说到:我们走访了很多的汽车业工厂,电子业工厂。发现自动化率并不如我们想象的高,其中精密部件插拔组装,复杂曲面打磨、抛光、去毛刺等工作环节都是大量依靠人工。

要实现这些工作的自动化,他们认为,机器人需要有手眼配合的灵巧性、智能性以及柔性通用。于是在2016年,本科就读于浙江大学竺可桢学院工程教育高级班的王世全创立了非夕。

一般而言,工业机械臂的硬件已经没有什么改进的空间了,再突破是难上加难。但非夕认为:先进而美妙的软件框架摆在那里,却因为硬件的不足而无法应用,这是遗憾。总是要有人啃硬骨头,做面向未来的事情。胡晓平说。

自适应定义者

为什么现有的机器人不能完成以上工作?经过讨论,他们总结出来有如下两个原因。一是现有的机器人技术框架制约了机器人的柔性通用程度和应用范围。现有的机器人是位置精度控制,需要有固定轨迹,提前预设任务,需要在结构化环境下进行部署。二是现有机器人不能很好地应对不确定性,其中不确定性来自于对象误差、外界干扰技能迁移的要求。

王世全曾在先前的采访中提到:要让机器人能够实现高性能的复杂力控并提供和人类相似的精巧操作和手感需要进行从硬件底层到系统顶层的全面革新。比如硬件中的传感器要经历几十次迭代。关节和样机经历的迭代也有十次左右。在分部位迭代的过程中,我们也做过各种各样数不清的测试。

王世全带领团队围绕自适应性进行了软硬件一体化的颠覆式设计,弥补了传统工业机器人和协作式机器人的不足,将机器人的通用性和智能化程度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在技术的产品化阶段,他们招募了大量资深的软件、硬件、人工智能、产品领域专家,用三年的时间打磨出世界首台自适应式机器人,完成了全栈式系统技术创新,包括创新的力觉传感器、关节扭矩控制器、首创的轴定位式关节设计、全新机器人规划算法框架、复杂视觉判断和执行的百种AI算法。最终实现了完整的构想。非夕机械臂区别于其他工业机械臂的地方用一个词概括,就是自适应。自适应性的主要特点是误差容忍度高、抗干扰性强、可迁移工作能力强。这使其能够适应复杂环境,并像人类一样完成手眼配合的作业,让机器人不再知易行难

自动化推动者

迄今为止,自适应机器人已经在新能源汽车电池组插拔、汽车电子类组装插拔以及手机部件安装等领域进行具体应用及探索。精细复杂的力觉控制融合前沿的人工智能,可以让机器人以更近似人类的方式工作,在通用性和可迁移上具有天然的优势,这使其能够在工业应用以外更开放更不确定的场景下更好的服务于人类。

非夕的未来战略是打造共建共享的通用机器人未来生态。非夕版图目前已经涵盖硅谷、上海、北京、深圳、佛山等地区,能够更好的为不同行业的客户提供多种场景下的定制化解决方案。

他们得到了广东佛山市政府的大力支持,招募了大量在生产制造领域的专家,实施了诸多质量管理的数字化平台,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预期会实现年产量500台的规模。在未来,这些自适应机器人将进入物流、航空、农业、医疗等众多行业,推动各种岗位走向更完全的自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