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里看中国年

时间:2022-03-18浏览:112


张佳晨

前一段时间网络上有个很热的话题,如果你的辅导员掉水里了,你能用你的专业做什么?网友们的回答可谓是新新无已、愈出愈奇。于是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每逢春节,你的专业能为过年做点什么?

提起书法,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太过小众,甚至觉得那是被束之高阁的艺术。但是提到春联,家家户户过年却都少不了它。

王安石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诗句早已耳熟能详,而我们现在家门上贴的春联就起源于桃符。

在今天,也许很多人家用上了印刷厂打印的春联,流光溢彩、有着立体效果的金色字无疑显示着社会经济条件的进步,但是那其中的电脑统一字体却仿佛让年味儿单薄了点。

而对于书法人来说,每年最忙碌却又开心的时候要数过年了。因为每逢过年,一幅幅手写春联成了家门上最亮眼的装饰。书法兴趣班的小朋友迫不及待地要给自己家贴上自己写的春联,书法专业的大学生们在社交平台纷纷晒出了自己的作品,一个又一个不同书体、千变万化的字蕴含着新的一年人们最饱满、最深切的祝愿。属于书法人的过年热情丝毫不减。

今年过年让我对春联书法的感触尤为深刻。年节前的一个星期我去到苏北研习书法。在班上的同学们都在紧张状态下为投稿国展做准备时,一位小伙伴突然接到父母单位里的大任务”——给单位写800幅春联。这是一个工作量巨大的任务,于是班上每一位同学,都热心地加起了班。

以前,我以为春联随手一挥就能完成,不需要太强的专业性,反正外行人也看不懂,这对我来说实在太容易了。但这时师长告诉我们,春联也是楹联的一种。它也符合楹联书法的章法规则,比如对比”“和谐”“变化等等。楹联的滥觞早在周朝以前,讲究平仄、音韵和对仗等,造纸术和书法的发展,使之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在中国文化艺术史上闪耀着星光。

师长的一番话让我受益匪浅,我也渐渐开始明白,书法不仅要挂在展厅里,更应走入人世间。走进生活的艺术才更加长久、更加耐人寻味。当忙碌了一年的单位职工收到一幅幅手写春联,也许不了解的书法的朋友也会多端详上一会儿,也许这件礼物就是他们探索精神旅程的起点。

写到此处我想起了近人沈太侔在《春明采风志》中曾描述北京过年前卖春联的盛况:塾师学长,多卖对联者。预先贴报书春墨庄’‘借纸学书’‘点染年华等语,于铺肆前,高桌红毡,炭盆墨盏,纵笔大书门联横披。诗人陆游也曾写下过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的诗句,也就是在宋代,桃符的书写载体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做春贴纸

春联书法体现着千百年来中国人的审美理想,让我们在今天仍能够与古人对话。它在苏北、在我的河南洛阳,更在我们每一寸中国土地上,连接着过去和现在,让我们在虎虎生威的、新的的一年走向更光明、更辽阔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