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科学院:共探地学之爱

时间:2022-07-05浏览:148


本报记者 柯溢能

当我们仰望星空,越会对脚下的大地抒发深沉之爱;当我们纵览历史,越会对沧海桑田的巨变充满好奇。

时与空,水滴石穿,斗转星移,在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纵贯古今之长,经天纬地之广,都被一帧帧洞悉。

共同记忆

在地科学院文化长廊上,悬挂着一张张毕业照,每一张毕业照,都有竺可桢先生的身影。竺可桢老校长亲建系科,涉水登山,自然为伴。

浙大无地理教授与历史教授,故对于史地非增人不可。”1936310日,竺可桢老校长在日记这样记载。就在不久前他决定出任浙大校长,旋即考虑史、地学科的发展,师资引进的问题。

设立史地系案,未讨论,通过。竺校长掌校后第一次校务会议,史地系迅速成立,正式拉开了育人大幕。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地质方向(含地球科学专业)共培养本科生1061人,三人当选中科院院士。地理信息科学、大气科学本科专业,施顶天立地之教,育时代英才之新,学院一人一策一生一师开展精耕细作。

在地科学院,把所有的爱都留给学生。紫金港西区的新大楼留出充足的空间,让学生尽情享受科研的乐趣。

新知萌长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冰川之父施雅风先生作为浙大1937级学生的学籍表,课程设计中蕴含以地球系统思想为引领、培养学生全方位素质的传统。

今天,学院立足地球系统,结合大数据人工智能开展深表融合交叉研究,围绕环青藏高原盆山体系城市地下空间两个重点领域,产生了大批引领性的原创科研成果。上山入盆,揭开深层油气宝藏奥秘;读石测水,发现超级火山喷发之谜;电磁成像,让三亿年前俯冲大洋板块无处遁身;感知微动,勾绘城市地下缤纷世界;沙海询证,揭秘塔克拉玛干近10万年以来环境演变;伏羲一号,赋能地球系统多圈层跨时空综合研究;大气探秘,揭开天气灾害和气候变化面纱……

江山如此多娇,地科学院师生走过山川、看过日月。如何让青年一代树立起地学之爱?老一辈科学家一对一导、手把手教、面对面讲,播洒探索地球的种子。

地学先锋启新讲坛、双周论坛、十佳进展……一批批青年学人投身科学、激扬天地。矿物、岩石、古生物化石,凝结着一代代地学人的心血和情怀。会发光的竺可桢石、自然界发现的第一个锂铝氧化物,象征竺可桢老校长倡导的求是精神,永远照耀着我们,星火传燃。求索时空西气东输,关乎社会经济发展,护航国家能源安全战略;川藏铁路,支撑西部社会经济发展。

杨树锋院士团队数十年来带领学生服务国家战略,投身重大工程,测地量天、学海钻研,以身垂范、立德树人。有一张合影,由正在研究青藏高原南北向裂谷的师生途经此处拍下,看到比自己还要年轻的边防战士时,此行的同学感慨地说:

他们就是祖国最坚实的脊梁,是祖国边疆最坚固的城墙……”

科研育人,地科学院的师生在踏山行水求真知、扎根大地躬身行的创新实践中,用步履埋下坚定的理想。课题思政的理念深入人心,师生不仅在野外同吃同住同行,更能够做到共思共创共进。

杨文采院士,每年都要抽出专门时间与青年面对面交流,讲述承担大陆科学钻探选址国家重大科学工程,讲述取得重大突破背后的故事。他说:我们要给中国人争口气,靠科学精神,更要靠自己!

同样在地图上,同样在时间空间的交融中,学院还不断探索党史地图平台建设工程,基于多源、多维、多类型的党史大数据,融通地理学、地质学等学科知识,绘制党史学习教育地图,让红色文化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

如何汇聚发展力量?党支部是延伸到基层的神经末梢。学院建立党支部、系、所三位一体工作运行模式,在同向发力中,在更高使命战略引领下,促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形成共同学习提高、共同讨论决策发展的工作格局。学院地质学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天气学入选第一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今天,我们越发清晰认识到,关键核心产业的上游就是学科,基础研究越来越显示出价值与意义。当我们重新审视脚下的地球和身处的寰宇,越来越感觉到,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