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考学院:开启艺术与考古之旅

时间:2022-09-23浏览:348



本报记者 杨金 通讯员 靳萌娇

什么是新文科?如何实现跨界?怎么真正融合?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成立于3年前的5月,这个年轻学院聚焦新文科建设,坚持走学科融合创新发展之路。接下来让我们跟着这份打卡指南,开启一场艺术与考古之旅。

打卡第一站:邀你共赴高能实验

不一样的文科实验室

甲酸、氯化钾、碳酸钙,离心机、三维显微镜、光纤光谱仪……这些化学试剂和仪器设备似乎与文科专业关系不大,其实不然,它们来自文博教学实验室,服务于《文物保护实验》《科技考古》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实验实践教学是学院的一大特色,充分利用浙大多学科交叉优势,助力培养跨学科人才,学院现已有教学实验室19间,承担艺术与科技、文物与博物馆学、中国画、书法学四个本科专业的实验课程,每年开设相关课程达55门,参与实验的学生近2000人次。

目前,学院正积极推进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实验室建设,该实验室作为培育项目入选首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面向国之大者,立足艺术与考古图像数据,以多学科交叉为特点,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为路径,着力构建中华文明图像基因库,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建设之路。

打卡第二站:为你打造梦想之岛

学生原创作品展

月色下的狩猎”“泥与火之歌”……绘制着各式纹样图案的彩陶罐无声地演绎着不同的精彩故事,它们来自《艺术史与艺术考古》课程作业展,由同学们运用简化、重复、叠加、抽象化等创造方式参考史前图像所设计并绘制完成专业知识、艺术审美与绘画技法,在创作过程中实现真正的交叉相融!

像这样的学生作品展,远不止这一场。《空间构成》课程作品成果展,在对石头进行地形建模的基础上打造出梦想之岛;《摄影与后期制作》课程结业摄影展,用镜头捕捉下每一个精彩瞬间;《广告与海报设计》课程作业展,借图像处理技术呈现艺术设计创意;《传统图案》课程作业展,以中国传统图案元素表达浙大风物、改造世界名画;扶摇天风毕业作品展,集翰墨丹青、插画海报、景观设计等多样化作品于一处。丰富的课程作业展让创意得以落地,各具特色的专业毕业展让想法变为现实。多元、跨界、融合,理论+实践+创作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致力于培养复合型艺术与考古人才。

打卡第三站:与你同赏

一眼万年

历代绘画大系成果展

唐人《春郊游骑图》,五代《溪岸图》,北宋《千里江山图》……“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阶段性成果展,使千年丹青跨越时空重聚。盛世修典,久久为功,展览所依托的中国历代绘画大系项目规模浩大、纵贯历史、横跨中外,是一项国家级重大文化工程,其主编单位为学院研究机构中国古代书画研究中心,自2005年成立起全力保障大系的编纂和研究工作。17年来,大系项目已跨越四个五年计划,收录海内外260余家文博机构的中国绘画藏品12479件(套),出版《先秦汉唐画全集》《宋画全集》《元画全集》《明画全集》《清画全集》共计62226册,在迄今为止同类出版物中,藏品收录最全,图像记录最真,印制质量最精,出版规模最大。

以史为脉,以美为媒。以调色样稿为主要展品的大系阶段性成果展自20219月起先后在重庆、杭州展出,展现了先秦以来存世至今的中国古代绘画经典,传递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后续大系将走进红船起航地嘉兴市,走进中国国家博物馆,践行国家文化发展战略。

打卡第四站:和你共守国宝繁华

可移动的3D复原石窟

绘满佛像的覆斗顶,细腻精妙的彩塑壁画,身在杭州,却见敦煌。莫高窟第45窟、第57窟,不久前通过3D石窟复原技术在浙江美术馆的大系阶段性成果展中展出。等比例复制窟的背后,离不开学院文物数字化团队的努力。我们立志为中国文化遗产建立矿藏级别的数字档案,十余年来这支队伍的足迹印刻在中国广大的文化边疆和陆海丝绸之路重要站点,已在20多个省区市开展了150余项文物数字化工作,积累了约300TB的数据量,在3D文物打印再造方面也取得了领先世界的成果。

西藏白殿数字化项目首次完成了对托林寺白殿壁画的高精度全息数字化采集,泉州湾宋代海船三维数字化项目为宋船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打开新通道,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完成的云冈3窟复制窟标志着中国大型石质文物的数字化全息高保真记录已达到复原水平。一个又一个数字化项目,让不可再生、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文化遗产实现永久保存,让不可移动文物实现移动展示,赓续中华文脉。

打卡第五站:请你共游文化殿堂

艺术与考古博物馆

在浙大紫金港校区的西南角,有一处极简主义风格的建筑,灰红砖墙凹凸有致,现代科技感与历史艺术感交相辉映,这里是艺术与考古博物馆。此处,可近距离欣赏颜真卿西亭记残碑,曾重现唐都长安人的生活画卷,众多吴门四家书画作品首次面向公众,带来一场明代江南人文历史的深度游93浙大先生157件书画作品集中亮相,彰显125岁浙大的文化底蕴和精神气质。开馆不足3年已举办特展14个,学术讲座62场,教育活动58场,展厅实物教学30场,累计参观人次达23.7万,线上讲座播放量超25万,成功入选浙江省第十批社会科学普及基地以及第一批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这座大学里的博物馆集收藏、教学、展示、研究等多功能为一体,持续为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做好服务,为公众的美育教育、文化传承做好服务。

这场艺术与考古之旅,没有终点,未来,还有更多新的打卡点等你一起来解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