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并肩,是一起熠熠生辉

时间:2022-09-30浏览:430

 

 



学生记者 苏高 王婧 焦雨菲 韩鸣筝 陈永楠

自己很难解决的事情,一起做就很容易。

“213于我是一个可以将自我完全交付的地方。

非常感谢我们寝室,是因为有了你们,我才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感谢两年来大家的理解和包容,希望我们都能在各自的路上熠熠生辉。

人生路上各自优秀,或许才是最好的并肩。3人浙江省优秀毕业生,2人国家奖学金,8次国家励志奖学金,2次浙江省政府奖学金,4次校一等奖学金,3人保研1人出国深造,心理系213寝室用荣誉做出了最好的回应。

213的室友们

何婉娜:向阳而生

何婉娜:党员,本校心理系直博生。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十多项荣誉称号。学生工作经历丰富,热心公益,资助云南贫困学生;舞蹈特长出众,参与新年狂欢夜演出、三好杯一等奖等。

婉娜就像一朵向日葵,阳光而明亮,拥有对梦想和生活的无限热爱,向着太阳温柔生长。”——高阳

何婉娜经常忙碌在为他人服务的第一线:在学校学工部学生资助服务社参与志愿服务,担任兼职辅导员和党务工作者考核入党积极分子和发展对象,从1812月份开始献血至今超过4000毫升,奔赴衢州为留守儿童传播温暖,资助云南贫困学生……“因为曾经接受过别人的热情和关爱,因此我也要尽自己最大程度的努力去帮助别人,这是一个接受再转化的过程。何婉娜身体力行,有一份热,发一份光,在需要与被需要的双向奔赴中,尝试用温暖激发温暖,以善意点亮善意。

初中时迷上心理学,她就在大一义无反顾地选择了转专业;从小喜欢跳舞,她就坚持了十多年,并在大学时加入亦心·民韵舞社继续学习新的舞种;对茶艺感兴趣,她就加入浙江大学华发大学生茶艺队,以成为合格的茶艺师为目标认真训练;作为2018级最早一批党员,她进入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学生骨干)培养学院,不断磨炼自己的党性……拒绝盲目跟风、半途而废,她说:既然喜欢了,就要对得起这份喜欢;既然爱一件事,就一定要把它用心做到最好。

何婉娜本科四年的最大收获,或许就是能勇敢地去追求一切喜欢的事,自己控制自己的生活。

高阳:探寻自我

高阳:党员,本校心理系直博生。曾获浙江大学一等奖学金,主持和参与多项科研项目,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和志愿者活动。

高阳就像一朵牵牛花,凌晨时静静绽放开花,一直坚持向上生长,慢慢地开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蒋丹

刚上大学时,学习方式的改变让高阳有些无所适从,对于专业方向的选择也让她感到迷茫。面对前路未知的压力,高阳选择努力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于是她选择在认真学好每一门课的同时,更多地去尝试和挑战不同的领域,找寻适合自己的一片天地。在系内担任挂职团干,参与各企业举办的工作坊,参与不同方向的科研实践寻找自己的兴趣……通过不同的经历,她发现自己更享受创造性突破性的工作,渴望得到想法落地的成就感。在不断学习中高阳认清了自己,逐渐走向坚定。她笑着说道:迷茫的时候不必焦虑太多,坚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总能找到自己的路。

高阳自认为刚进入大学那会儿是一个非常内向、非常拧巴的人。对她来说,心理学的探索之路也让她更好地认识自己,能够更好地识别和掌控自己的情绪,也更加接纳不完美的自己。除此之外,心理学教给她的同样还有严谨的科学态度。

心理学实验的设计需要强大的逻辑和严谨的设计思路,每一个刺激呈现在屏幕上的时间都要严格确定,即使只有100毫秒的偏差,就可能导致整个实验结果发生变化。这同时是她努力的方向和对自己的要求。这种严谨的科学态度,让高阳身上似乎也有了让人安心的理性魅力,变得更加沉稳内敛。

蒋丹:破茧成蝶

蒋丹:党员,本校心理系直博生。曾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十多项荣誉称号。学生工作经历丰富,积极参加文体活动,热心公益,关注留守儿童身心健康。

蒋丹就像一株仙人掌,没有风调雨顺的滋养,但决不在烈日下退缩,反而愈加热爱光、追逐光,扎根在沙漠开出自己的花。”——林雨欣

大学的一切对她都显得新鲜而又无所适从,不了解社团、学生组织,不明白小组作业,敏感的她甚至担心普通话里的家乡口音会让人瞧不起。她不适应环境,一度回避生活、学习落后。

但蒋丹下定决心主动适应,加入数学团学联宣传部,成为爱心社心暖晨曦长期志愿者,担任心理系挂职团干,认真学习课程,与同学积极交流,曾获两次学业进步标兵,学年进步高达22位次。迈出自己的舒适圈,在学习和参加课外工作和活动的过程中,蒋丹发现了自己的闪光点,收获了许多真挚的友谊,也将迈着更加坚定自信的步伐去探索未来。

在小时候也曾有过留守经历的蒋丹的回忆里,第一次见自己的爸爸时,她开口叫的是叔叔,这让她对留守儿童的困境多了份感同身受,想要用所学提供一些帮助。最初,她觉得心理学等同于心理咨询,但是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她看到了心理学的广泛性,对心理学独特的研究对象更加着迷,不论是动物的心理还是人的心理,都能让我对自我与他人的认知更清晰、系统。在毕设中,她的研究对象选择了自闭症儿童,在和其中的第一个被试——一个瘦瘦的小男孩第一次接触时,虽然她只是给他进行了简单的评估,但在第二次实验时她缺席时,男孩却主动问起她的去处,并表示期待和她再次见面。

这些期待,让她更坚定地要在心理学这条她热爱的道路上走下去。

林雨欣:追逐热爱

林雨欣:团员,获得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管理学博士生等多个offer,曾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十多项荣誉称号。科研表现优秀,在校期间参与7项科研项目,多次参与国内学术论坛。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小时数超300小时。

雨欣就像一株青藤,坚定、有力向着自己的目标前进。风来,雨来,她依旧向前奔去,无所畏惧。”——何婉娜

选择理科实验班就是想学心理学。谈到专业选择时,林雨欣不假思索地回答道。中学时期,她通过广泛阅读了解到一些心理学的知识,开始对可以了解人们的想法的心理学产生了兴趣。

随着专业课程的学习,她对心理学的认知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也开始重新思考自己学习的意义。大一时,她坚定地选择了心理学,并在大二时决定出国读博。面对语言这个拦路虎,她没想过退缩,每天课前插上耳机练习听力,晚上到楼梯间上口语课。在大三时,她明确了管理方向。由于相关资源比较贫乏,于是她主动写邮件联系导师合作,探索感兴趣的研究话题,也联系商学院的老师进行跨学科研究。在大四,她凭借着想法和热爱打动了许多国外导师,最后收获了4个博士offer和许多面试邀请。

本科四年一路走来,兴趣是她的出发点,也是动力源。

在尝试科研的路上,林雨欣并非一帆风顺。在SRTP项目中,她尝试了决策相关的心理学研究。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她意识到自己对决策似乎并没有想象中的感兴趣,实验进度也一度停滞。无数次尝试与失败并没有消减她对心理学的热爱,反而使她越挫越勇,将自己的思考与心理学专业领域产生碰撞,探寻科研与自身发展的可能性。林雨欣发现自己更偏爱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关系的研究,尤其是人们生活中的改变。于是她坚定了自己的有志于学术的初心,重新选择了自己热爱的研究方向,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不断前行。她说,探索自己的兴趣并将它实现是一个极其美妙的过程。

一起熠熠生辉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213寝室是她们梦开始的地方,也是情谊开始建立的小家。

213寝室,她们实现了更好的自己。面对期末考试的压力,她们总会共享自己的学习资料,提早制定寝室复习计划并督促每一个人按时完成:白天在自习室和图书馆各自学习,晚上定时回到宿舍互相抽查提问。保研期间,她们共同分担焦虑与不安,分享信息彼此鼓励,每个人的ppt都经过寝室全体成员的反复修改,面试流程也经过反复模拟。她们是彼此实验的第一批被试、是奖学金答辩的预备面试官,是遇到困难时的首选求助人。

213寝室,她们收获最真诚的理解。在申请季,林雨欣一边紧张忙碌地准备,一边独自面对着未知的风险。突如其来的任务打乱了她的节奏,也让她积攒许久的情绪崩溃,一个人在洗手间大哭。其他舍友敏锐地察觉到雨欣的情绪变化,主动提出帮她分担一些任务。林雨欣说,在213她感到很安全,可以放心地释放自己的情绪,因为她知道永远可以得到她们的理解与安慰。在寝室她们总会谈到未来规划,当存在困惑时,大家总会一起站在对方的角度理清思路,出谋划策。她们是彼此重要活动永远的观众,是可以放心倾诉的树洞,是面对生活困难时的最大底气。

213寝室,她们共同构建更精彩的生活。共享彼此爱好,乒乓球、排球、舞蹈、滑板,她们总会邀请对方一起分享自己的乐趣;共同体验美好,周末一起逛街、假期一起旅游,留下许多弥足珍贵的回忆。台风来了,她们一起出门囤食物,拼凑出一桌丰盛晚餐;奥运期间,她们坐在寝室地板上围成圈圈看比赛,看到精彩瞬间共同欢呼。

在寝室中,她们也有属于自己的角色:婉娜是百宝箱,拥有各式各样实用工具,给大家生活提供便利;高阳是备忘录,当其他人忘记了事件细节,问她准没错;蒋丹是开心果,总能给寝室带来许多欢乐;雨欣是知心姐姐,生活困难、情感疑虑、个人规划,她总能给出中肯的建议。互相接纳、彼此融合,她们收获了一段美好的大学时光。

四个人的情谊,装点了青春的花园,岁月铭刻着她们的身影,时光凝聚着彼此的笑容。在成长的道路上,她们携手前行,凝心聚力。

当毕业的骊歌响起,心理系姐妹花也将各自奔赴自己的未来,星辰大海,友情不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