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关于爱,生死,与文化的人生课

时间:2023-03-03浏览:940

  

 


房美妙

你是否真正思考过爱的含义?你是否完完全全的接受你会死亡的事实?而当那一天来时,你是否做好了足够的准备?你是否会从从容容安静的等待它的来临?

一个将病逝的老人,一个曾经踌躇满志的年轻人,一堂关于爱,死亡,与文化的人生课。

说实话,最开始我接触到这本书时,我的内心是有担心的。说到底,这是一本课堂笔记。我担心作者是否会只是一篇一篇的记下老教授临终前留下的一个个道理,当然,这不失一种全面的记录方式,却难免枯燥且没有新意,更何况死亡,这本来就是一个沉重,令人回避的话题。

一切的担心,在我读完余秋雨先生的作序《最后的课程》后烟消云散。人生的意义何在呢?余秋雨先生在序中为我们总结的非常到位,不得不承认,这则序写得太好了,本身就是一篇示范式的读后感,在开篇就徐徐道来,很有一种讲故事的韵味,让我不知不觉中喜爱并期待这本讲人生哲理的书接下来的故事,跟着莫里和米奇,一起上课,一起思考人生。这种示范的印记是如此深刻,以至于我在写读书报告的时候,思路一次一次的与序言对应。序言里,余秋雨先生以极温柔又简练的话语几笔就展现了莫里教授孩子气,乐观,善良的一面。什么样的人适合聊人生谈感想?余秋雨先生说,老人或者是哲人。他紧接着却又说,可相继谢世的老人们很少留下这方面的言论。是啊,在现实中我们往往发现,老人和哲人临去前,都不会剖析自己的一生,而是做着日常的事情,他们最后的岁月总沉溺于医疗,后事,遗产的分割上,偶尔的思维与话语更少有人在意。

这一切都让《相约星期二》这本书变得非常珍贵,因为它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体现了老人与死亡近距离对峙时岁月智慧的思维迸发。莫里·施瓦茨,作为一位社会学教授,他是哲学家,也是学者,更是一位已经经历过岁月沧桑的老人。而本书就是在他得了ALS(肌萎缩侧索硬化)濒临死亡之后,用了去世前的三个月,回想自己的人生,和一个学生即本书作者相约星期二,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悟,用最后的时光,智慧的,系统有序的体验死亡,上了最后一课。

这就是我们希望的,我们期待的,我们需要的与死亡,爱,文化有关感悟与道理。

 

当谈论我们的文化

现在的社会生活是什么样的?我们每个人又在追求什么?每天浑浑噩噩的打发十几岁的时光,每天幻想着生活的绿灯,每天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忙忙碌碌……这就是作者米奇之前的生活。而莫里教授认为:我们的文化并不让我们感到心安理得,你需要十分的坚持才能说如果这种文化没有用,就别去接受它,许多人过着没有意义的生活,即使当他们在忙于一些自以为重要的事情时,他们也显得昏昏庸庸的,这是因为他们在追求错误的东西,你要使生活有意义,你就得献身于爱,献身于你周围的群体,去创造一种能给你目标和意义的价值观,以及建立自己的文化

诚然,这种观点对于当下我们的生活焦虑有许多帮助,也是对社会内卷文化的一种冲击。人类最大的弱点是缺乏远见,总喜欢逃避当下的不良的社会问题。正如书中所言,我们应该建立我们自己的文化,甚至也许可以与社会的某种流行却不为我们喜欢的文化相悖。毕竟,我要使我们的生活显得有意义,并非一定要依附于他人才让自己的生活得有意义,是献身于自己,尊重自己的内心:我要什么?我想变成什么样?我们的文化总想着让我们去相信它的标准,但建立一种自己的文化和生活方式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未尝不可。

 

当谈论生与死

看完这本书,最深刻最震撼的是教授对死亡的态度。你只有学会如何去死,你才会如何活着。我们的文化不忌讳公开谈论死亡,本能的人们把这两个字与不吉利与黑色联系。然而莫里老教授使我感觉到我们只有充分认识到死亡之后才能更好地活着。死亡本不应该是件难以启齿的事,我们不应该对之避而不谈。莫里教授改写了死亡的定义,淡化了死亡给人们的压力,使我在面对作品中的死亡场景时摆脱了以往心灵上的折磨和不安,体会到死亡中美的境界,有一种极其温柔又易碎的美感和脆弱感。我看见莫里教授临终前为疼痛与遗憾折磨的痛苦,却更为教授对自我身体机能退化的原谅与对于死亡的释怀而感动。

如果我们把每一天都当作是生命的最后一天,每一天都去思考自己的人生意义,那么,我们短暂的一生会不会过得更加有意义呢?谈论死亡,本是一个剖析自己的机会。当一个人意识到了自己快要死去时,他看问题的眼光也就大不一样了,学会了如何去死,就学会了如何活着。

我哀叹时间在无情地逝去,但我又庆幸它仍给了我弥补的机会。

 

当谈论爱

人有时真是奇怪的动物,他们明白什么是爱,又不懂怎么去爱,这导致了他们面对爱往往选择逃避,明明对亲人对爱人牵肠挂肚,却往往羞于表达,也不善于接受。书里典型的代表就是莫里的父亲。莫里那个不善言谈的父亲,不会施爱不敢施爱也不懂接受爱,由于贫穷,由于妻子的早逝,即使下了班回到家他也选择躲在门口的路灯下看报纸,回避与儿子的交流,还不许莫里表露出对母亲的思念,一生未曾让莫里体会到任何温情,临了到死亡跟前,也还不明白儿子们有多么想要和他抱团取暖,以致于在莫里的心里留下很大的缺失和遗憾。而作者米奇,明明和亲爱的弟弟之间有着深深的同胞之情,却因为一个选择自尊不愿连累家人而避走他乡,一个则苦于不知如何才能把爱和关怀表达到位,彼此都白白浪费了那份温情。

好在因为童年的缺爱,莫里明白孩子们真正需要什么,他成为了一个好父亲,一个好丈夫,并最终在,莫里的影响下使米奇与弟弟实现了心灵上的和解。温情的结局同时,我再次被莫里教授的心胸与和蔼而震撼。他真的就是每个人理想中的父亲,他不顾自己的病痛与衰退满足着别人,给予着他们需要的关注,他告诉我们,爱是永存的感情,生活本就是应该由拥抱,亲吻与欢笑组成的。

这是一部疗愈小说+纪实文,因其真实,因其真诚,我反复地读,也反复地感动。读这本书最大的感受是释怀,再用一个词来形容就是:治愈。当我一口气读到最后他葬礼的章节,我感觉好像我亲身参与,仿佛身临其境地目送着他与我微笑告别,是的,直到最后一刻他的精神都不曾萎顿过。

这是一堂没有一个学生会拒绝的课程,超越了时间,超越了生死。我们需要这份醒豁。每个感到困惑和迷惘的人都需要这份醒豁。

死亡,终结了生命,但这堂课还在进行,但我们还在说,教授还在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