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奖得主的热血青春:殷殷报国志拳拳求是情

时间:2023-04-28浏览:232


学校第十五次党代会报告号召广大求是青年,要以高远使命升华青春梦想,开拓建功立业的胸襟和格局,锻造向下扎根、向上攀登的过硬本领,以无悔青春报效家国。

有这样一群求是青年,他们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在各自领域深稽博考,漫漫求索,他们为国许诺立志服务国之大者,他们勇担时代重任,以无悔奋斗谱写新时代华章。今天小浙带你走进三位2021-2022学年竺可桢奖学金获得者——胡月、周鑫、李梓瑞,一起来倾听他们的故事。

学生记者 肖雯 谢赫然 张淑雅 叶静 

胡月:守材料初心,瞄国家刚需

淡水紧缺问题已经是困扰多个国家的致命性问题,中国西北部也常年受此困扰,比如甘肃定西,每年只有250mm的降水量,但蒸发量却高达2500mm,驻守在沙漠或者边疆地区的军人也常遇到淡水短缺的难题。烈日灼烧、庄稼枯黄、赤地千里、土地皲裂……这番景象一直深深刻在胡月的脑海里。

研究生入学伊始,在老师的引导下,胡月接触到了大气水收集的相关知识。在进一步深入了解的过程中,胡月直面困难,勇于创新、敢于突破,她不局限于某一种途径,而是多方面地去学习,通过跨领域、跨学科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最终确定了自己的研究方向——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用于太阳能驱动大气水收集。此后,她在这一领域不断钻研、深耕厚植,潜心于大气水收集方面的研究,致力于解决沙漠或内陆干旱地区淡水缺乏问题,做祖国人民急需的研究。她借助后合成改性方法,解决了MOFs材料的光热性能较差的难题;她探索合成新材料,继续提高MOFs材料的吸水性。

如今,她已完成独立一作5篇,累积影响因子近66,同时申请国家专利2项。未来,她还将继续深入这一领域,就如何让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跃上生产线、让该技术真正为国所用进行更深层次的考量。

除此之外,为了与相关领域的有识之士更加深入探讨淡水短缺问题,同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分享给有相同志向的学者,她积极参加学术交流活动:在先进能源材料研究前言论坛作线上交流;在第五届材料微结构与性能学术会议做poster展示;多次在精材赋能创新论坛学术报告会作成果分享;此外,更是在2021年秋季研究生学术成果展示墙报展中获得学术展示金奖。

胡月说:师者,是永远的明灯,是最温柔的向导。没有浙大每一位老师的悉心培养,我不可能有今日之成就。而遇到困难时,彭新生老师和师兄师姐们的鼓励和支持又给予她继续前行的力量。在求是园,她培植起为国做科研的志向,更收获担当时代责任的能力。未来,她愿带着这份志气和底气,一往无前、再创佳绩。

周鑫:逐梦机器人,奋力行在前

周鑫和空中机器人的缘分早早就建立起来了。幼年看过的机器人动画片在小小的他心里埋下了一颗好奇的种子,来到中学时代,又接触了一些关于空中机器人的演讲,演讲者所展示的空中机器人非凡的性能,比如超强的稳定性与灵活性,激发了他对这一领域的热爱,使他明确了未来的奋斗目标;中外空中机器人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更是让他萌生了在这个领域深耕、科研报国的理想。在本科期间,周鑫就曾自己亲手做过一个航拍飞机。研究生就读后,他坚定选择了空中机器人的研究方向。

研究空中机器人导航算法门槛不低,在刚刚接触到这一领域的研究时,因为没有教材的指导,周鑫觉得一切都很棘手。幸运的是,几位专业导师、许多学长学姐手把手教他该如何去学习,使他受益匪浅。最终,周鑫成功研发了业内外性能领先的空中机器人自主导航算法EGO-Planner,使得小小的飞机能敏捷地在布满障碍物的室内、室外环境灵巧、高速地避障穿梭,同时建立准确的环境三维地图。

基于此,周鑫又将算法拓展到了机器人集群上,在安吉的竹林穿越实验中,展示了达到10架规模的微型空中机器人集群的自主导航,这是前所未有的。在技术方案上,周鑫与其同学开创性地对鸟类进行了模仿,把单个的空中机器人导航扩展到了集群上,开辟了新领域。

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团队成员克服了重重困难,包括空中机器人之间的互相定位、通信组网、安全避障和空中飞行协同等等,顺利完成竹林穿越、编队飞行、动态避障、集群跟踪等实验,并获得国内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该研究也以封面论文发表于机器人顶级期刊ScienceRobotics,还得到了新华社、人民网、《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的报道以及以作为浙江省优秀成果参展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在实验成功后,他深感为自己而自豪,为浙大添彩,也为国家争光。

周鑫的这项研究成果在搜救、空中交通甚至空中物流等领域都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场景,他谈到了当前一些企业已经开始在部分领域应用空中机器人技术。在未来,空中机器人会有更广阔的发展与应用,在自主导航、自主定位等方面也会走向成熟,最终走入千家万户。

周鑫说:在当今社会,大家的生活越来越丰富、娱乐越来越多,能获得的信息也越来越多,让我们增长了见识,但可能会让我们容易浮躁,他强调,我们作为青年学生,要牢记国之大者的使命,不忘初心。要学好自己的专业,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努力做到最好,以高水平的专业知识报效祖国。

李梓瑞:赋能源热血,助节能降碳

李梓瑞出生于别称钢都的辽宁鞍山。十几年前,当地城市的供暖还是依靠煤炭等传统能源的燃烧利用为主,虽然解决了居民冬季的生活保障问题,但同时也伴随着雾霾等环境污染。他提到,雾霾最为恶劣的时候,两人相距一米,却相互之间看不清彼此。在潜移默化中,想要进一步了解能源的清洁利用形式,改善不合理的能源利用过程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的想法便扎根在了李梓瑞心底。在大学选择专业时,他便毅然决然地选择了能源与环境系统工程专业。同时,他辅修了竺可桢学院公共管理强化班,在公忠坚毅,大任勇当的公共情怀的引领下,怀揣着一份家国情怀和时代使命开启了自己在能源领域的科研之路。

在如今双碳目标下,清洁能源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但属于我国的能源革命之路也任重道远,相变储热材料传热性能差,系统功率密度低可以说是热能储存领域的关键难题之一。大二时,李梓瑞早早地进入到范利武老师的实验室,在导师和师兄师姐们的指导下,开展了有关于相变储热的省创项目。一年后,他基于科研训练过程中的实验结果,参与了一场国内本领域的学术会议,将研究成果进行汇报展示。作为现场唯一的一名本科生,这次展示得到了业界诸多老师的认可,这也进一步坚定了他深耕该领域进行科学研究的决心。

在科研起步阶段,面对思路匮乏的情况,导师为他提供了一些指导建议:在找不到具体的研究思路时,可以选择潜入专业领域前沿方向的海洋中,找到几项与自己研究领域最为契合的工作,尝试去复刻他们的实验过程。该建议让李梓瑞受益匪浅,他的科研思路得到拓宽,在循序渐进中不断尝试和成长。

在实验室的一角,堆着十余个设计各异的相变储热实验装置,这也是进入博士阶段后李梓瑞一直在进行研究探索的内容,通过针对传热结构进行设计优化显著提升了相变储热装置的功率密度,实现了快充的效果,同时创新提出了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可视化的测量方法,首次实现了复合材料的相变储热过程的可视化监控。研究成果成功发表于EnergyStorageMater。以及国际传热领域两大顶刊Int.J.HeatMassTransferASMEJ.HeatTrans-fer,并得到了多位国际同行所认可和引用。

学习科研外,李梓瑞还热衷于双碳理念的传播,他与其他几位志同道合的同学一同成立了浙江大学学生iCarbon双碳战略研究会,从双碳相关政策、研究成果以及前沿资讯出发,致力于引领带动更多的青年学子投身双碳,助力双碳

李梓瑞在接受采访时笑称自己是血青年:第一层的是自己在科研之余也参与了许多的学生工作、志愿服务,可以算得上是一名热心的人,一名热衷服务的人。第二层的是因为我的本科专业以及现在的研究领域都是热能相关,也希望自己能够从出发,基于专业领域,辐射带动更多的人。在谈到未来发展规划时,他说他将继续立足国家双碳战略,促进成果落地转化,致力于推动储热技术升级与产业变革,以满腔热血回报心中热爱,以专业所长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贡献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

因为青春,所以保持热爱;因为热爱,所以不懈坚持;因为坚持,所以专注深耕。殷殷报国志,拳拳求是情,去吧,勇敢逐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