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在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中获通报表扬

时间:2023-04-22浏览:117

4月17日,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发布《关于2022年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共建工作评估结果的通报》,公布了对72个先行县、61个对口技术单位和31个省级农业农村部门共建效果的考评结果。我校作为对口技术单位获通报表扬。

自开展共建工作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成立了浙江大学全国农业科技现代化先行县(常山)共建工作领导小组及浙江大学(常山)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根据常山实际需求,部署了胡柚良种选育与采后贮藏保鲜、丘陵油茶果园自动化运输、常山特色农业资源增值加工、胡柚全果资源药用价值利用等首批四项研究项目,形成了一批与当地产业适配性强的集成配套技术模式

学校建设了各类平台10个先行县建设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提供有效支撑,其中浙江常山胡柚科技小院入选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中国科协联合发布的科技小院建设名单。同时,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学校已先后与近20家农业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建立了技术合作,积极组建多支共建专家团队,重点推行1个专家团队+1名本地科技人员”挂钩联系“三个一”(企业、基地、项目各1个),开展技术指导、人才培养、咨询等服务累计前往常山基地、企业等生产一线实地开展工作近100人次。积极派驻科技人员巡回指导,其中沈建福研究员作为定向科技特派员驻常山常发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指导工作,并被常山县政府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另外,学校帮带培育县域农技人才,定制共富果园培训班、“共富果园”一对一服务指导业务培训会、浙江大学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项目2022级头雁研修班、浙江大学2022年基层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技术培训,并成立了农学院专业学位重点项目导师组2022年11月19日,农民日报头版刊文《量身定制谋定而动—看浙江大学农业科技推广之道》,介绍了浙江大学与常山的相关合作,该报道得到时任浙江省副省长刘忻同志批示:“很好,很有推广意义”。

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围绕重点研发项目,整合常山县产业发展新需求,积极开展技术成果示范推广,扩大科技示范基地覆盖范围,促进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应用,助力常山县产业升级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