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提出,党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浙江大学国家高端智库在第一时间组织专家学者深入学习、认真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准确把握新时代国家智库任务和使命,为党谋略、为国谋策。

以人民为中心,全面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行动指南

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求是智库研究员 金维刚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这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为新时期进一步加强民生建设指明了方向。

一要完善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鼓励勤劳致富,特别是要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形成橄榄型的收入分配格局。二要继续贯彻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鼓励和扶持创业带动就业,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就业,健全和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三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按照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多层次的发展方针,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让人人都能够依法公平享有社会保障。四要完善住房保障制度,加大供给侧改革,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中低收入群体能够买得起或租得到住房,让广大老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五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制定实施鼓励生育的优惠政策,促进人口结构的合理调整;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坚决打赢新冠疫情的阻击战,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守正创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求是智库研究员 刘培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这就决定了中国现代化事业既要尊重各国现代化共同规律,也要立足国情守正创新。

各国现代化经验表明,提高工业化水平和非农产业比重;实现城市化,在城市群和都市圈当中积聚国家的大部分人口;不断提高人的素质和参与程度、实现人的体面发展和全面发展,是共性规律。我国的现代化也应遵循这些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国现代化有五方面特征。目前西欧、北欧和东亚一些中小人口规模国家收入水平很高,收入差距小。在我国这样人口规模堪比一个大洲、内部各地条件相差悬殊的经济体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要在收入水平和收入分配公平性等方面,快速追赶这些国家,乃至形成不逊于甚至优于这些国家的局面。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造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陈志新

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过程中创造的、面向未来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一种为了最广大人民利益和人的全面发展的、有着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景的、代表着人类美好追求和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先进的文明新形态。

当前,人类社会正遭遇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社会正处于旧文明形态新文明形态突破的临界点。而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的顽强奋斗与伟大创造,不仅探索出一种适合自身、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形态,而且为引领人类完成旧文明形态新文明形态的历史性突破带来了新希望与新选择。这一前无古人的创举,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

构建更符合高质量发展需求的区域发展布局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求是智库研究员 董雪兵

中国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巨大。改革开放以来,区域协调发展问题一直是党和政府长期关注和着力解决的重要现实问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先后提出一系列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区域协调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提出了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要求,指出要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一要充分认识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解决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是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要充分认识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把握以人民为中心这个根本,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三要充分认识到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需立足各地区比较优势,完善区域政策体系,把握从差别化到精准化、从面上覆盖到点上发力的政策需求,科学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发展任务,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城协调发展新机制。

区域协调发展在新时代展现更大的价值意义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张旭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用大战略运筹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为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定向领航。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新征程中被发现和赋予更多内涵意义,成为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金钥匙。一是促进东中西部和城乡协调发展,不同地区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加快区域高质量发展进程。二是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三是促进一带一路纵深推进,健全由点及线到面、由内及外到全球的全方位、全领域、全链条的海陆协调发展大通道,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强化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四是为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区域经济发展基础。

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助理、百人计划研究员 王柏村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八世纪中叶开启工业文明以来,世界强国的兴衰史一再证明,没有强大的制造业,就没有国家和民族的强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审时度势,倾力推进制造强国建设。

展望未来,围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心任务,我们必须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重点推动智能制造、绿色制造、产业基础、高端装备、产业体系等方面的工作,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同时,要更加重视智能制造方面创新型人才的引育工作,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复合型卓越人才,为建设制造强国勇挑重担,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奋力迈向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

浙江大学中国农村发展研究院教授 龚斌磊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党和人民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脱贫攻坚、全面小康,重点难点在三农。十年来,我们实现了9899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12.8万个贫困村全部出列的壮举。

党的二十大报告正式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概念,指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丰富内涵、本质要求和必须坚持的重大原则。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不可少的一步。推动实现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是要坚持党对三农工作的领导,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和美善治,农民全面发展,城乡融合一体,为全球发展中国家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中国蓝本

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

浙江大学土地与国家发展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李林林

粮安天下,粮食安全是经济安全的重要内容,是关系战略性、全局性的安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这是自党的十九大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并将粮食安全作为主要内容以来,党中央对两者关系的进一步阐释。

1016日也是第42个世界粮食日,主题为更好生产、更好营养、更好环境、更好生活,不让任何人掉队。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气候变化、国际紧张局势等给全球粮食安全带来的多重挑战,需要统筹施策推动可持续发展,推动农业粮食体系转型,为生活在农村地区的超过80%的极端贫困人口提供更可靠保障,这与党的二十大提出的以乡村全面振兴,推动粮食安全保障理念不谋而合。保障粮食安全,不再只局限于生产、储存和交易,应提升到全面振兴乡村的高度来考虑,从保障高素质乡村产业人才、持续改善乡村人居环境、提升粮食安全风险意识等方面入手,健全国家粮食安全保障体系。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核心是尊重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智库领军人才 房汉廷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一次把人才强国战略置于极为重要位置,提出了四个尊重。一是对劳动的尊重。劳动是价值之源,是财富创造的第一要素,尊重其劳动才能让劳动者发挥创造才能,补偿劳动的价值才能让劳动者得以全面发展。二是对知识的尊重。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知识、技术是创新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对知识的尊重不仅是对生产力的保护,更是对知识创造者、拥有者、使用者及受惠者的尊重。三是对人才的尊重。人才首先是掌握了专门知识、技能的劳动者,对人才的尊重既要有第一性物质方面的扎实体现,又要有第二性精神方面的实在表达,让人才在体面和尊严的环境下发挥最大作用。四是对创造的尊重。人类文明的梯次推进,既有广大劳动者的辛勤劳作之贡献,也不能否认少数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投资家等独特创造的贡献。对创造的尊重就是对未来的应许,有更多01的发现和发明,才能开启更伟大的事业。

有了对劳动的尊重、知识的尊重、人才的尊重和创造的尊重,就会汇集成为巨大的尊重力量,中国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愿景,成为拥有人才国际竞争比较优势的洼地,就会水到渠成。

为建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研究理论体系贡献浙大智慧

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叶民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进行了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具有极强的政治性、思想性、战略性和指导性,为抓好新时代教育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教育研究指明了方向。

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聚焦时代背景、立足中国情境、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肩负起中国式现代化事业赋予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的时代责任,在丰富的中国工程教育实践中不断理论创新,提出真正解决中国教育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为建构中国特色工程教育研究理论体系贡献浙大智慧。

加快科技自强自立,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浙江大学北京研究院副院长 宋华盛

我们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从一万亿元增加到二万八千亿元,居世界第二位,R&D经费与GDP之比达到2.44%,已接近OECD国家平均水平,研发人员总量居世界首位。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1年发布的全球创新指数显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位列第12位,稳居中等收入经济体首位。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研范式在转变,科技竞争的赛道在转换,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未来国家之间的竞争中,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产业的竞争的作用愈发突出,必须发挥我国超大市场规模和超级完备工业体系的独特作用,数字化赋能改革,促进产业链、创新链、学科链融合,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实现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体系现代化,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

加快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

浙江大学中国科教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 吴伟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国家发展全局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地位。这要求我们要坚持系统观念,不断探索教育、科技、人才协同发展的内在规律,贯通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不断把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素汇聚成国家竞争力提升的强大合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教育、科技、人才工作均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建设等不断落地,带动我国科教事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以国家战略需求为导向、以重大应用需求为牵引,以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来谋划、推动科教事业改革发展,加快汇聚全球高水平科教资源,已经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站在民族复兴和百年变局新的历史节点,党的二十大发出了我国科教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强音,我们要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进程中,不断实现教育、科技、人才的一体化发展,在塑造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强大动能上取得新成就。

落实双碳目标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之举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方恺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及其实现路径,提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深入推进能源革命,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全球治理。双碳目标成为我国加快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开启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的关键之举。

一是在确保能源安全的前提下推动碳减排,积极化解国际国内新形势下能源系统成本上升带来的产业链供应链安全风险,将发展可再生能源和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二是在优化国土空间格局的背景下促进碳增汇,尽快摸清我国陆地和海洋碳汇底数及分布,发掘生态空间和农业空间的增汇潜力,鼓励碳汇交易试点,推动绿水青山持续高效地转化为金山银山。三是在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理念下完善碳核算,探索纳入体现消费者责任的碳足迹评价,形成面向国家、省区、城镇、企业等不同排放单元的标准化核算体系,加快构建本土化的碳信息数据库。四是在践行全球发展倡议的视角下参与气候治理,借助一带一路等多边机制扩大新能源跨国投资,推动低碳技术共享和低碳产品互认,宣传气候治理的中国经验和中国主张。

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石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求是智库研究员 谢贵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国家安全是民族复兴的根基,社会稳定是国家强盛的前提;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党和国家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中国共产党在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过程中,只有统筹发展和安全,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才能实现人民的福祉、社会的和谐,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新时期,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带领全国人民,放眼世界趋势与潮流,基于全球性视野、前瞻性思维和战略性考量,统筹传统安全与非传统安全。在国际层面,树立全球安全观和安全互保、风险共担、和合共治、命运共同理念,努力推进共商、共建、共创、共赢、共享的全球安全文明建设,消解人类安全困境;在国内层面,全面贯彻和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健全国家安全体系,增强维护国家安全能力,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防范和化解各类安全风险和社会矛盾,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才能更好地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和利益,增强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并在全球安全治理中发挥中国的重要作用。

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浙江大学社会治理研究院副院长 沈永东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目标是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保持长期稳定,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正在治理现代化、制度现代化、人的现代化方面大踏步迈进。在治理现代化方面,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社会治理中的社会是国家治理之下的社会,只有社会保持长期稳定,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平安中国建设才能迈向更高水平。在制度现代化方面,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进一步健全。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治理之路,善于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社会治理效能,不断推进社会治理制度走向现代化。在人的现代化方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社会治理共同体。强调将作为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各类社会群体的责任感、参与感与获得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朱芳菲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等制度型开放,为未来五至十年金融业对外开放指引了方向。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是简单的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地对外开放,是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下、符合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要求的、加强党的领导的前提下,实现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对等、有序、互利互惠、一视同仁地开放。

推进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稳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的地位不断攀升,2022年人民币升至全球第四大最活跃货币,2022年第一季度人民币外汇储备份额升至全球第五。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历史使命下,应进一步推动人民币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需求、占据一定话语权和定价权的、在全球货币体系中地位与国家经济地位相匹配的主权货币。下一阶段,可以从推动资本项目进一步高水平开放、强化金融开放过程中的风险防控、推动区域内人民币广泛使用、推动人民币成为亚洲区内的主要储备和投融资货币、提升人民币商品的国际定价能力等五大路径逐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