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优化国土空间发展格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群、都市圈为依托构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格局,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坚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治理水平,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本期,一起看看专家学者们如何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关键词——区域协调发展。

围绕人的全面发展,一体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求是智库研究员 刘培林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直观看着眼于空间的发展,但根本宗旨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用一个比喻刻画两者的关系,可以说发展虽然需要经由营盘着力,但根本目的则在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根本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持续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而人总是分布在城乡区域意义的空间上,所以促进人的发展的战略和政策,需要经由城乡区域这个空间上的中间环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现代化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已实现现代化的国家的一个基本规律是:在人往高处走的动机下,人通过流向融入相对发达的城市和区域,提高自身劳动回报,实现体面的自我发展。在此过程中,城乡间区域间人口的生产率、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大体趋同。

顺应这样的规律,针对目前全国总人口中超过1/4仍处于跨省或省内流动状态这一突出问题,我国今后应一体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为人口融入相对发达的城市和区域提供便利。这既能缩小城乡间人口发展差距,也将同步缩小区域间人口发展差距。这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途径。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求是智库研究员 董雪兵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逐步缩小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就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促进高质量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擘画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蓝图,对区域协调发展作出了更加长远、更加系统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强调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这为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更高质量的区域协调发展指明了方向。

推动实现高质量区域协调发展,一是要以区域重大战略为引领,推动技术、信息、资金、土地、人口等各类要素资源在城乡和地区之间充分自由流动、高效集聚与优化配置,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推动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增强区域发展新动能;二是要调整完善区域发展政策体系,加快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开创中部地区崛起新局面,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继续加大对老少边穷地区的支持力度;三是要因地制宜推进城市空间布局形态多元化,实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市群内部空间结构,增强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经济发展优势区域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四是要推动形成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格局,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质量,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城乡要素合理配置的机制体制,有利于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的体制机制。

遵循客观规律,充分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破解区域和城乡发展突出难题,不断强化支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将激发我国巨大内需潜力,使人民群众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推进一江一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协同发展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生态文明研究所副研究员 孟东军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长江、黄河横跨东中西三大区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长江经济带覆盖11个省市,面积占全国的21.4%,集聚的人口和创造的地区生产总值均占全国40%以上,进出口总额约占全国40%,是我国经济中心所在、活力所在。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流经9个省区,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但水资源总量不到长江的7%,人均占有量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27%。黄河流域总人口占全国30%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4。黄河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货物进出口总额仅占全国的12.3%,特别是上中游地区和下游滩区,是以往我国贫困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的发展差异凸显了南北差异,南北差异已经成为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新态势新重点新格局。

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都是重大国家战略。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在发展程度、具体部署、重点产业、实现路径等方面大相径庭,但在顶层设计和发展目标等方面殊途同归。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要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治理黄河,重在保护,要在治理,要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因此,一江一河发展要优势互补、协同推进,共同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让绿水青山激发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要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中华文化,让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

推动民族地区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研究员 倪好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强边疆地区建设,推进兴边富民、稳边固边。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把推动各民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共同奋斗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重要任务,促进各民族紧跟时代步伐,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要正确把握物质和精神的关系,要赋予所有改革发展彰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的意义,改善民生、凝聚人心的意义,让中华民族共同体牢不可破。繁荣富强的中国是56个民族心之所向,没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没有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也不是社会主义现代化。

民族地区是我国的资源富矿、水系源头、生态屏障和文化宝库,不少地区曾是深度贫困地区,目前虽然已经整体脱贫,但经济底子薄弱,群众增收的可持续性有待加强。推动各民族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要针对存在的难点问题,精准施策。应该注意的是,共同富裕不仅意味着柴米油盐的富足,也意味着精神头脑的富足。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向上向善的力量,引导各族群众追求幸福而有尊严的人生。

打造区域创新尖点,加快东部地区推进现代化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智库领军人才 房汉廷

党的二十大报告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部分,特别提到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为何对东部地区是鼓励加快推进现代化呢?一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程度普遍比较高,如长三角城市群基本达到了现代化的下缘,继续努力有望直达现代化目标。二是东部地区创新驱动引擎动力普遍比较强劲,科教资源、人才资源、资本资源、企业家资源等创新要素较为富集,容易通过资源集聚产生化学反应,创造新的增长机会。三是国家在现代化推进过程中,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是为上策,让东部地区先行先试,更有利带动其他区域的现代化进程。

现代化有千条万条标准,但最硬核的标准是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有效路径,就是经济全过程实现创新驱动,实现经济发展内生增长。而要做到这些,中国40年的经验就是率先在区域经济体内率先打造若干个创新尖点,通过创新资源在空间的不断集聚,进而实现创新资源之间的化学反应

世界虽是平的,但创新是尖的。中国东部地区之所以取得目前的领先优势,核心策略就是在前期发展中打造了一系列创新集群、国家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等尖点,并在尖点成功之后,充分释放尖点的溢出效应,引领和带动周边地区接续出现创新要素集聚。如此不断尖点接力,直至整个区域全部被尖点覆盖,该区域的创新驱动发展就能实现,现代化目标自然也就不远了。

创新尖点的打造,既可以在创新要素齐备后发轫,也可以单一创新要素率先富集到一定程度直接引发创新。例如,北京中关村以科教资源发轫,深圳以制度式资源发轫,上海以金融资源发轫,浙江杭州以企业家资源发轫,浙江义乌以国际市场资源发轫等。

优化创新资源布局,促进创新应用流动,推动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

浙江大学中西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副研究员 陈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报告同时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因此,优化区域生产力布局,本质上是对科技、人才和创新等资源要素服务功能空间优化的深层次思考。

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奋力迈进的转型阶段,劳动力竞争的优势在逐步衰退,科技、人才和创新成了牵引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只有通过创新,我国才能跻身全球产业链的高端领域,才能主导价值链终端效益,才能真正掌握国际话语权。只有依靠科技和人才,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发展。

但就现状来看,我国科技、人才、创新要素在存量、投入和成果转化环境等方面存在不均衡,中西部特别是县域基层资源要素匮乏,与国土空间和资源禀赋等不相匹配,这会给新一轮区域协调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建议更加注重在应用端引导上发力,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技、人才、创新要素本身及其应用服务合理流动,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提供根本性支撑,并以此推动区域依托资源禀赋协同发展、错位发展,使科技、人才和创新资源最大范围得以共享,为经济社会跨区域联动和跨越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区域协调发展在新时代展现更大的价值意义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张旭亮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以协调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用大战略运筹区域协调发展大棋局,为中国经济巨轮破浪前行定向领航。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区域重大战略、主体功能区战略、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在新征程、新航段中被发现和赋予更多内涵意义,成为一把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金钥匙。一是促进东中西部和城乡协调发展,不同地区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加快区域高质量发展进程。二是打破区域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打通制约经济循环的关键堵点,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三是促进一带一路纵深推进,健全由点及线到面、由内及外到全球的全方位、全领域、全链条的海陆协调发展大通道,稳步推进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强化多元稳定的国际经济格局和经贸关系。四是为我国共同富裕目标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区域经济发展基础。五是在新地缘政治格局下,还可以进一步强化世界文化交流互鉴、多元文明共生并进,彰显中国多元共通、和谐发展的亚洲文明理念。

以数字经济驱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

浙江大学区域协调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薛天航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长三角是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双循环战略链接,承担率先形成新发展格局、科技和产业创新开路先锋的使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国内国际新形势下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将市场无形之手和政府有形之手结合起来,最大化发挥有效市场有为政府的联动作用。例如,要加快长三角统一大市场建设,打通区域要素流动制度性壁垒,促进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的区域流动。再如,数字经济正深刻地改变区域产业格局,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影响力持续快速增强,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要重视数字经济等新兴经济形态的作用,以数字变革为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新发展格局下,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正发生深刻变革,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挥自身专长加大研究力度,建良言、谋善策,为着力构建长三角国际竞争新优势,为我国开辟和赢得一批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重大影响的产业竞争新赛道提供更多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