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金港校区月牙楼的《中国传统图案》课程成果作品汇报展,多次引来过往师生的驻足欣赏。来自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两个专业的41位本科生,带来4大主题、共80幅作品,为初冬的求是园增添了一股跃动的艺术气息。

《中国传统图案》的授课老师是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胡小军。课程主要包含研中学”“做中学两大板块,胡小军引导同学们将理论与实际结合,掌握传统绘画工具的使用技巧,领略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在中西方比较中培养文化自信,成长为具有研究能力与思想性的设计师。

K课堂

马宇丹

做有思想的传承者

从石器时代半坡、仰韶文化的彩陶纹饰,到魏晋南北朝恢弘的敦煌壁画,再到明清时期精致的青花瓷纹样……我们以传统图案为舟,在历史长河中进行了一次华丽炫目、风景极佳的时空旅行。而学习传统图案流变史过程,也是一次对中国古代历史的深入研究。程天艺回忆到。

研中学部分,同学们不仅会了解到不同的图式对象,还需要结合不同时代文化背景下人们的审美习惯,来考虑在特定的社会物质文化生活环境中人们描绘图饰有何种心理期待和情意需求,以及图饰象征和寓意的精神文化内涵。

课堂之外,同学们的研究依然在继续。比如,唐宁艺由临摹传统图案凤戏牡丹开始,对凤鸟的造型产生了浓厚兴趣,进而补充阅读了顾方松先生的《凤鸟图案研究》。“‘字从远古走来,到了秦代的漆器上,到了汉代的瓦当上,到了唐代的壁画上,到了铜镜、瓷器、衣物上,最终成为了中华民族的审美烙印。这样的研究,仿佛一场和古人的对话,又好像是陪着历朝历代的古人走过那个时代。她这么形容自己的研究性学习经历。

在研究性学习的最后,胡小军还提供舞台,让学生们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最后的交流互动,让我在原先老师授课内容的基础上对传统图案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就好比胡老师授课的内容是树根与从树根长出来的主干以及部分分枝,同学们分享交流的内容就是在分枝上又长出的小枝干。通过分享,我的知识体系就像这棵树一样越长越茂盛,越来越丰富,随着时间的推演,形成一个庞大的脉络。顾以诺说。

2019年开始,《传统图案学研究》成为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设计学研究生的专业必修课程。相较于本科生,研究生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聚焦一个问题开展深入思考。有同学对江南私家园林中的植物装饰图案进行了研究;有同学通过对中国传统汉字图形化的研究,挖掘在传统图案中文字纹样背后的技巧与方法;还有同学则从古蜀历史地理环境出发,分别从形而上的原始宗教体系、形而下的青铜造型和纹饰,分析对比三星堆宗教信仰与中原地区的异同,探问三星堆文明和中原的关系……同学们的选题丰富多样,胡小军也会结合学生们的方向开展更有针对性的指导。

做会造物的设计师

图案学是设计艺术学的基础。作为一门基础性的专业课,我希望通过纸、笔、颜料、颜色这几个基本媒介去训练学生的造物思维和造物技术。基于这样的教育理念,胡小军的课程设计中,实践课占到了总学时的60%。在每周6个课时的时间里,他更是采用中国传统师徒制模式,手把手传授基本功。

虽然一届届学生,越来越习惯使用电子产品,但是胡小军始终没有降低学生使用毛笔进行创作的标准。他强调,毛笔是有笔性的,它不只是绘画工具,它本身就是中国艺术史、中国绘画史中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只有知道如何用毛笔来勾线、填色、彩绘,学会如何使用这种艺术语言进行表达,才能更好地读懂那些经典的绘画作品。

做中学板块中,同学们需要完成四幅作品:图案临摹、一形多义一义多形、名画改造、校园写生。四个作业的难度依次递增,在这个过程中胡小军又会根据每位同学的绘画基础和掌握程度进行具体化指导。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胡小军有妙招。在他的课堂上,总是自然形成你追我赶的良性竞争氛围,画得好的同学总是特别受欢迎。课程之初,胡小军会告诉同学们,按照惯例,这门课程结束之时会举办一个课程展览,但是今年办不办,要看之后大家的作品质量。于是,同学们马上打起十二分的精神,不仅跟同班同学比赛,还会跟学姐学长们比较。如果能得到老师的表扬,更是感觉动力满满。随着作业一张一张的完成,他经常会夸奖我越画越好了,已经超越了上一届的学姐学长了。每当听到老师这样的评价,我总是很欣喜。顾以诺说。

在这门开办二十多年的课程中,还可以发现一个现象,越来越多的同学们选择把自己的原型入画。对此,胡小军这么说:我觉得这种自恋是阳光、健康、自信的表现,我支持!对于那些基础薄弱、进步相对较慢的学生,胡小军也总是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用实际行动为他们加油打气:再坚持一下,再努把力,一定没问题!

立足传统、面向世界。胡小军教育同学们,既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也要吸收西方艺术精华。他喜欢逛馆,习惯在参观世界各地著名的博物馆时拍摄大量照片,然后持续丰富更新中西文化比较部分的案例,让学生在古今对比、中西对比的分析思考中提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此外,在教学过程中,他还强调一定要有造物意识造物能力,通过具体的艺术创造,来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输出贡献力量。

S思考

下笔之前

宋泓毅

在展览的过程中,听到很多观展的同学在猜测画一幅作品的时长。有人说一两个小时,有人说五六个小时,猜测的跨度很大。其实不同人完成一张的时间差别也大,特别是一批对画面处理要求高的同学,十几个小时,二十个小时的精力集中是少不了的。这也只是绘制的步骤。在此之前的思考、构想往往是个更长、更重要的过程,而这一阶段往往是被大众忽略掉的。所以我最想说说的,是一张画的事。

做《无相》这张画,是我第一次把历史的东西如此直接地关联到创作中。在选择元素的时候,我心里很犹豫,觉得不应该只把中国传统的图案贴上去就算大功告成,更要考虑的是怎么结合内涵表达,选择气质相符的元素进行组合。于是翻了很多图案,不同类别不同时代都有,但是表现形式之外还要契合内涵和气质,非常难。作为一个湖南人,在资料中看到湖南省博,马上就想到了马王堆的帛画和漆器——古代楚地文化的代表性图样居然充满了现代的新锐。非常明晰的表现手法和神秘朦胧的思想内涵,产生的矛盾感吸引我往这个方向探索下去。

然后自然地联想到之前存下来莫迪里阿尼的画。朦胧、迷离、神秘,正与汉代帛画的气质相合。这时候思路开始明晰,很快的考虑纹样与色块之间的组合,打小稿来协调疏密和配色,准备材料。至此,离提交日期还有两天,一张画的前期准备才基本完成。

之后发现,理解纹样的文化意蕴、梳理纹饰发展线索、使用毛笔等传统工具、分析纹饰与工艺的结合方式等等这些课程内容都是最终所呈现画面的支撑。

此次展出的画作是我们课程积淀的凝聚。而展览能够获得广泛的关注与肯定,让我们倍受鼓舞,同时也激励着我们在传统元素活起来、用起来的方向上更进一步。

X学生感言

蔡禾昕

通过这门课,我对中国传统图案的发展进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中国灿烂的文化如何走向世界,古为今用,有了更进一步的思考。

在当今电子产品、网络侵占人的大部分生活,设计师更加依赖于电脑工作的今天,四张50*50cm传统图案绘制的作业使我们我们重回手绘,同学们不求速度,静下心来一点点将白纸填满,最终呈现出一张完整的图案。看着一张作品在手中慢慢成型,是一个绝妙的体验,在这个过程中,我能更加体会到颜料和毛笔的魅力。

作画的进程是逐渐变得顺利起来的,一开始初步上手,摸到毛笔时稍显生疏,颜料中要调和多少水分也难以掌握。过程中,我不断熟悉颜料的特性和调色方法,在与毛笔的磨合过程中线条愈发精致。在图案的选择和设计上,一开始我更多地以模仿为主,经过学习和思考,浏览相关作品,逐渐在画中加入更多自己设计的元素,也增加了成就感。

程天艺

我是第一次负责这样比较正式的展览。筹备之初,不免有点担心,担心自己不能设计出最好的展览形式去展示出同学们作品的最佳状态。担心这个展览办好之后无人问津,同学们的努力努力付之东流……

不过现在看来,是我过于多虑了,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尤其是那天下午布展的时候,我们三个同学分工明确,互相配合,定位置、敲钉子,搬展板,一步步水到渠成。更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刚刚钉好两幅作品,就已经有好多人开始欣赏了!感觉充满了自豪感和传承传统图案、弘扬文化自信的使命感!

唐宁艺

通过大量查找资料和对《中国历代装饰画》的精读,我认识到了许多之前在生活中见过,但往往会忽视的传统纹样,如连珠纹、卷草纹等。在深入地了解过这些纹样的发生发展流变之后,我不禁为先人们对自然景物的细心观察与对生活的无限热爱所感动。

与此同时,我也看到了传统民间工艺的脆弱。民间工艺与民间音乐一样,通过口口相传的形式,呈地域性地流传。一个极为有趣的图样,很可能因为一个家族的迁徙就被带到全国各地,但也有可能因为传人的消失而因此寂灭。不同于皇家富贵吉祥但略显匠气的传统图案,这些活跃在草根阶层中的传统图案更为珍贵也更值得被记录。

我非常感谢《传统图案》这门课,让我真正静心地去临摹揣摩传统图案的精妙之处,这样的感觉很久没有感受过了。每一次拿起毛笔、调好颜料之后,我就好像走进了另一个世界,一个纯粹至极的世界,这个世界里只有传统图案和我。在那个世界,我得以从容地临摹古人留下的图案,在疏密关系、抽象具象之中获得技术的提升和新的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