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求是学院承担着学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首站职责,是学校开展本科生大类培养、通识教育改革的示范田,也是开展新生转型教育改革的主战场

时值学校125年校庆之际,求是学院联动各专业院系,以求是精神与我为主题开展2021级本科学生离园教育活动,各院系负责人、倍受学生喜爱的老师纷纷走进求是学院,与一年级学生面对面、心贴心,分享他们的求是故事、自己对求是精神的解读,深入探讨求是精神在国家繁荣、学校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等维度的现实价值,引领青年学子在浙大人的精神谱系中汲取生生不息的求是力量。

两个月来,求是学院组织举办了求是精神与我主题沙龙近四十场、主题班会八十余场,帮助新生在思维碰撞中深入认识求是精神,凝聚思想共识,明晰青年担当。

求是是一种传承

文学院(筹)党委书记 李铭霞

和同学们共同探讨求是精神,其实也是我不断学习的过程,回顾我们浙江大学中文学科的历史发展、文学院的学科建设,许许多多杰出的大先生,如夏承焘、姜亮夫、蒋礼鸿、郭在贻、徐朔方、吴熊和等著名学者,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都在为人治学、家国奉献等方面彰显着求是精神,值得每一位后辈学子向往学习。我认为求是精神既是求真务实的精神,是一种家国情怀,更蕴含着文化传承的精神。

做一个眼里有光的人

历史学院(筹)副院长 张凯

从浙江大学西迁的历史讲起,求是精神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认识:第一点是所有研究要以实事求是为基本要义,能够运用现代科学的基本方法与精神;第二点是要如竺老校长所言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要以德行养成为前提,并贯彻到做人做事的实践中去;最后求是精神也意味着奉献精神、牺牲精神、革命精神、奋斗精神。我希望同学们在本科期间要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能够正确地面对竞争,成为一个眼里有光的人。

秉持求是,立意高远

哲学学院(筹)常务副院长 王俊

1938年浙大西迁时竺可桢校长确定校训为求是,将英译定为FaithofTruth,跟哈佛校训Veritas(真理)不约而同真理是人类知识的核心,是知识之所以成立的根据,Veritas是拉丁文,对应的希腊文词是Aletheia,原本是去掉遮蔽,让事物显现的意思。作为去蔽的真理不是恒久不变的教条,而是一个行动的过程,通过行动去接近和揭示真理。所以竺校长说,我们要不盲从”“不武断,要虚怀若谷”“实事求是,这都是求是精神的具体要求,是接近和揭示真理的步骤。秉持求是精神,我们还应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不要局限于掌握具体的技术,不要在乎眼前的利益,而是要有揭示真理的勇气和耐心,要有为人类知识做出贡献的抱负,做一个立意高远的浙大人。

高远的精神追求与深厚的人文关怀

外国语学院副院长 赵佳

求是精神不是空洞的口号,它体现在每一个给我人生留下深刻影响的师长身上,师长通过他们的言行,告诉我什么是求是、怎样求是。我是浙大培养的本科生,本科阶段的老师们给了我探究学问的兴趣,教会我严谨治学的态度。求是,就是能够在一个无穷小的问题里找到无限大的探究热情,是一群人在一起讨论、试图找到答案的激情,这一切构成了我热爱科研的原初动力。我完成博士学业后,回到浙大工作。以许钧教授为代表的前辈们教会我唯才是举,薪火相传。他们对年轻人全方位的指导和帮助,不计私利、不计回报的付出,是求是精神最生动的体现。这就是我所感受到的求是精神,既有高远的精神追求,又有深厚的人文关怀。

求是的四种思维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院长 韦路

传媒学院历史悠久、群英荟萃、勇立潮头,这里既走出了邵飘萍、陈望道等众多历史名人,也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杰出人才。在新时代的历史洪流中,学院积极推动数字全球沟通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致力于通过学科交叉会聚打造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浙大风格的传媒学派。围绕求是精神与我这个主题、对照竺老校长两问,我认为求是精神的实质就是追求真理,心怀国之大者,肩负时代使命。在校求学期间要做到求是需要培养四种思维:历史思维、交叉思维、国际思维和创新思维。希望同学们未来毕业后能想国之所想,急国之所急,成为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八字真经为青春导航

艺术与考古学院党委书记 方志伟

勤学、修德、明辨、笃实是习近平总书记传授给青年学子的八字真经,求是精神是浙大人以天下为己任,以真理为依归的崇高精神的高度概括,二者之间存在许多相似之处,都要求同学们下苦功夫,求真学问,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同学们应当以八字真经为青春导航,树立远大理想,勇担历史使命,时刻思考自己到浙大来做什么、将来毕业后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力争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领导者。

为求是添彩,在求是路上更进一步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 张子法

1938年浙大举校西迁途中,竺可桢校长从王阳明提倡的君子之学,岂有心于同异,唯求其是而已中,提出以求是作为校训。又把《中庸》里说的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解读为求是的路径。简而言之,求是精神就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上世纪八十年代,路甬祥校长在求是的基础上,把创新加入校训,并特别说明,其实求是本身就有创新的内涵,现在加入创新,是希望在求是的基础上,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更加注重创新的导向。有同学问,我与求是的距离有多远。我认为这是没有量化评判标准的,只要同学们在任何领域有所成就,为求是添彩,都能在求是路上更进一步。

做人、做事、做学问

光华法学院党委书记 张永华

求是精神代表的不只是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对于法学生而言求是精神可以归结为做人、做事、做学问三点。做人要正,学法者应有一身正气,正直为人,不拘泥于小节,着眼于法治社会的大局。法学生的追求应该是让全社会的人知法懂法守法,让整个社会变得更好,传播正能量。做事要实,要做实干家,负责的事情要认真对待,不能敷衍了事。做学问要严,来不得半点虚假。作为浙大的学生,要有海纳江河的胸襟,与他人相处时多看别人的长处、向他人学习,以平和的心态快乐地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行,书写好自己的人生篇章。

成为一个值得别人尊重的人

管理学院院长 魏江

求是首先是坚守、磨练与责任,对于同学们来说,要坚守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科学精神,朝着正确的方向,实实在在地做好让人尊重的事。立足新时代、新形势、新要求,同学们要进一步打开格局、坚定立场,着重把握求是精神的四重意蕴,即扎根中国大地、扎实理论基础、形成独到认知、养成气质性格。社会是最大的试炼场,求是意味着要扎根中国大地,认真学、深入思、努力悟、切实行;求是的关键在于学通、学深理论,不断发问、认真探索;求是精神也要求在多学科交叉、人情练达中形成自己的思想,精准地回应社会。

启真求是,成章乃达

公共管理学院院长 赵志荣

我很好奇,同学们来到浙大,学校给你留下最深的体会是什么?对我来说,就是求是创新的精神,和憋足了力气往上蹿升的那股劲儿。求是也就是启真”——启尔求真,启尔向真。希望同学们在学校里学到的是真知识、做的是真学问,得到的是真本领。

是音乐或诗篇里一个相对独立的小节。同学们来到求是园,愿这只是你们终身学习的开始。在本科学习后,也许你们会在浙大或者海外名校继续攻读硕士或者博士,或到别的崭新天地里接受挑战。每一阶段的学习和历练,就像完成一小段音乐,有着不同的速度、风格和节拍。有求是精神的滋润,你的未来乐章,定会日益广阔浩渺。

求是之道,至诚求真

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 刘同舫

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所谓求是,求得正是一个字,至诚之境是以最纯净的赤子之心探索世界、追求真理。求是就是用你们明亮的双眸去仰望苍穹,用你们强健的双脚去丈量大地,以身体力行的方式、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探究客观存在的世界,审视浑厚沧桑的历史,面向变幻莫测的未来。马克思说过: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唯有以真理为羽翼,以现实为寰宇,才能找到改变世界、一展鸿图的通衢。同学们,你们拥有改造世界最鲜活、最澎湃的血脉,要时刻牢记排万难,冒百死,以求真知的求是精神,以方刚血气、求真丹心照亮新时代的汗青

求是精神是每一位求是学子的特征

物理学院教授 叶高翔

回首过去,求是一词是竺可桢老校长在国家危难之际,为民族复兴而提出的。对于同学们而言,将来从浙大毕业,你们带走的求是精神是一辈子的财富。

我认为,求是精神就是持之以恒地追求真理,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普遍真理;就是要爱党、爱国、爱人民,并落实在行动上。王淦昌院士、林俊德院士、程开甲院士等浙大人将个人奋斗与党和祖国的需要紧紧联系起来,祖国需要什么,就努力去奉献什么。新时代浙大青年学生要学习他们的事迹,坚定理想信念,勇于探索真理,勇攀科技高峰,传承好老一辈的科学家精神,立志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作出我们浙大学子的应有贡献。

求是新人传薪火,追求卓越机械人

机械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项淑芳

求是精神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和发展。回望历史,以林俊德院士、路甬祥院士、杨华勇院士为代表的一代代浙大机械人践行和发扬着求是精神,取得一系列重大成就。进入新时代,世界机械制造业的发展趋势和浙大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为求是精神又加入了新的注脚。我希望诸位学子应在求是精神的指引下,思考如何以新求是人的身份赋予求是精神新的内涵,争当为国家发展建功立业的新求是人

干一行爱一行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朱铁军

一个人做事的态度是决定他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要干一行爱一行,而不是爱一行干一行。兴趣虽然是最好的老师,但沉浸式的学习是培养兴趣的温床。选择了材料这门学科就要沉下心来去学,材料这个学科既是传统的又有创新的,同学们要做衔接传统和未来的桥梁,弄懂吃透学科基本研究逻辑,以扎实的基本功去开发材料的新蓝海。此外,学习掌握一门学科的过程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也可以用到其他领域,不仅仅是材料学科。

践行双碳战略,勇担历史使命

能源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金滔

对于每一位浙大人而言,求是精神是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成长道路上的底气、锐气、勇气。聚焦能源国之大者,勇担双碳历史使命,是新时代能源学子的求是之道。我希望同学们秉承求是创新的校训精神和求是、团结、创新的院训精神,打好专业基础,厚植家国情怀,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不懈奋斗,砥砺向前。求是道阻且长,要相信自身潜力,不为过去困扰;要做好眼前事,沉下心来学习。相信在不断的积累中,定能收获内心的自豪感和满足感。

百年电气求是情,科技报国薪火传

电气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汤海旸

一代代浙大电气人,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报国奉献,将求是精神薪火相传。如同王国松先生在西迁办学路上因地制宜拆分和组装实验仪器一样,无数浙大师生身处艰苦环境,仍坚持教学科研,书写着文军长征的历史佳话。希望电气学子在两个大局同步交织、相互激荡的背景下,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瞄准国家战略需要和学科发展前沿,夯实基础,一丝不苟,脚踏实地,开拓进取,努力成为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手上有力、肩上有责的浙大电气人。

功新时代,梦新征程

建筑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刘峥嵘

求是首先是一种主动的行为。意为探索、追求,泛指真善美,求是包含了不断拓展自己边界的意义。求是也是一种态度,体现了浙大人一直以来对待学术、对待事业兢兢业业、精益求精的态度。求是精神更是对一代又一代浙大人的要求。浙江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成立95年以来涌现的19位院士,献身科研,奋斗一生,为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生动诠释了求是精神,更激励着同学们勤奋努力、不断进步。希望同学们能在脚踏实地的专业学习中传承求是薪火、践行求是精神,努力成长为心怀国之大者、奋力走在前列的求是人。

求是就是和为伴

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沈文华

初入浙大校门的同学们往往并不能一开始就理解和践行求是精神,会有五大困惑”——方向迷茫、精神不振、身体疲惫、交往困难和方法不当。这些归根结底是目的、态度、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问题,需要同学们认清大势,融入大局,处理好大我与小我的关系;夯实基础,洞察未来,处理好专业和事业的关系;勤学好问,教学相长,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健全人格,清澈纯粹,处理好自主与自律的关系。同学们可以时常保持对困难和挫折的感知,随时检视自己的前行方向,每个人对求是精神的理解和践行自然而然就显现出来了。

逐梦深蓝,向海图强

海洋学院常务副院长 梅德庆

求是精神就是实事求是,是正视自身不足后的奋起直追。目前我国海洋领域正在蓬勃发展,投身海洋事业大有可为,必须勇立潮头,创新进步。同学们要发扬孜孜不倦的求是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地将自己在本阶段的本职工作做好,便是对求是精神最好的诠释。作为浙大人,在追逐中国梦的今天,更需要学习和传承求是精神,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担大任挑大梁,积极投身到海洋事业中,立足当下,着眼未来,扎扎实实地走好个人发展路上的每一步。

传承求是,逐梦航天

航空航天学院党委书记 刘玉玲

求是精神对于个人发展与学科建设而言皆不可或缺。航空航天学院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为最高追求、以优势特色学科为依托,坚持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育人导向,培养具有求是精神的航天青年。浙大求是精神与中国航天精神内涵相通,希望广大航天青年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在科研攻坚中以青年行动践行求是精神,实现创新发展,不断突破,在逐梦太空的征途上奏响青春的凯歌,以强国有我的使命担当为我国航天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再立新功。

在发展中解决问题

高分子科学与工程学系党委书记 楼仁功

在践行求是精神的道路上,我们既要有埋头拉车的毅力,更要有抬头探路的勇气。路不是空想出来的,是一步步走出来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要我们有足够强大的行动力,成长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自然就能迎刃而解。在脚踏实地的同时,我们还要学会仰望星空,时代的每个发展转折正是机遇之所在,青年一代应以求是之使命驱动个人发展,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锚定人生航向。在高质量的发展中解决国家社会的实际需求。

求是问道,守正创新

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戴道锌

求是精神是我们求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精神养分。以求是精神为基,我们的学科发展才能真正插上创新的翅膀。一代代光电人始终秉承着胸怀天下、蕲求真理;自强不息、勇攀高峰的求是之光精神,形成了追光逐梦,树我邦国,俊采星驰,天下来同的使命愿景。生逢盛世,重任在肩。期待意气风发的同学们,坚定理想,与光同行,引领时代,成为勇立潮头的新光子,掀起引领潮流的新光波,赓续国之大者的万丈豪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以求是引领发展,以求是照亮未来。

勤奋乐观,种下一粒求是的种子

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 陈红胜

认识科学的过程实际上有三个递进层次,第一层次是表象,开始一些直观的现象认知,第二层次是数学推理,对现象有严谨的描述与解析,第三层次是总结得出道理,理解现象的本质。本科阶段的学习更多的是给同学们埋下一粒启发的种子,有时候知识的遗忘并不意味着学习无意义,正是这些思维方式和学习惯性的养成和灌溉,让我们能在未来让求知、求真的种子在适宜的土壤中长成参天大树。而信电人常以勤奋乐观自勉,勤奋地汲取知识,乐观地面对问题就是信电人对求是精神的独有注脚。

求是精神的内涵和实质

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邵之江

控制学科六十余年艰苦奋斗的发展历程充分阐释了求是精神的内涵。无论是白手起家创建专业、产教融合编撰教材的5060年代,跟踪前沿开拓视野、敢为人先引领创新的7080年代,技术突破产业报国、英才辈出影响壮大的90年代,还是交叉融合开放合作、全面进步追求卓越的新世纪,控制学科始终坚持创新科学思想、研发前沿技术、服务国家战略的理念,厚植数理基础、深化工信融合,敢于挑战难题、积极打造高地,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大地上,创造了引领学科发展,助推产业进步的一个又一个历史性成就。求是精神就是开拓进取的首创精神,就是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磨刀不误砍柴工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彭列平

求是,其实就是求真,这是破题;求真,就是明白自己是谁,从哪来到哪去的问题,这是承题;不论科研还是生活,时刻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先修己再兼济天下,这是知行合一的实践指南。

对于同学们来说,处理学习和实践这对关系非常重要。磨刀不误砍柴工,好的樵夫是随身携带磨刀石的,我们应当边磨刀、边砍柴,实事求是不断调整自己的刀刃。求是应当是一辈子的事情,关于求是的认识是个不断学习领悟的过程,我们不应拘泥当下、囿于眼前,未来唯一确定的就是不确定性,要以最好的状态、不留遗憾的心态迎接当下的挑战。

实践、交叉、创新,以行动践行求是精神

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院长 张宏

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话题,我们该如何求索科技赋能医疗的奥秘。习近平总书记来生仪学院考察时曾鼓励我们年轻人要多尝试学科交叉研究,生命与科学的交融不仅可以掌握研究的方法与技能、思考的逻辑与辨伪,更能延续创新的传统与精神,在科技潮头释放魅力,支撑人类幸福的未来。浙江大学的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就是要鼓励本科生在实践中锻炼本领,在交叉中开拓视野,在创新中开辟人生发展航向。实践、交叉、创新,是立足服务国家大健康战略背景下,生仪人对求是精神的生动践行。

求是需落在人生实处

生物系统工程与食品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李金林

求是不是空喊口号,需落在人生实处,体现在成长的方方面面。作为新时代的浙大人,首先要沉淀自己、厚积薄发,远离短视、浮躁和功利的心态。仰望那些灿若星辰的名字,将眼光放得更加长远,从他们的求是路中汲取能量。对一年级学生而言,求是则需要有重心、有信心、有恒心”“有毅力、有自制力、有执行力,着力培养自己的三心三力,始终保持开放的心态,敢于挑战别人说的不可能,在踏实的求是之路上拥抱更多人生成长的惊喜。

认识世界,认清自己

环境与资源学院院长 陈宝梁

求是精神首先要求我们认识世界,保持对世界充满的好奇心,实事求是,欣赏存在美,以求是的眼光构架观察世界的方法;要认清自己,找准自我定位,在实践中寻找所经历之事的合理性,正确的认识不完美的自己,认识自己蕴藏的价值。在此基础上,使自己与外部世界、想象的世界达成匹配,形成自我和外界的双向进步和发展;同时,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以自己的想法和实际定义社会、定义国家、定义未来,去创造更美好的新世界、构建新发展格局。

爱国、担当、敬业、奉献

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叶恭银

求是精神,是浙大人鲜亮的底色。在新时代、新征程、新方位上,求是精神指引着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以国之所需,我之所责的使命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跑道上奋力跑在前列;指引着我们敢于担当、勇于斗争,在工作中主动担苦、担难、担重、担险,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指引着我们爱岗敬业、履职尽责,爱业、勤业、精业,绘就最美人生;指引着我们赤诚奉献、真诚付出,在面对坎坷和挑战时不计得失,不畏险阻、不怕牺牲,以赤子之心成就事业,服务祖国,服务人民。

从量变到质变的自我跃迁

动物科学学院党委书记 楼建悦

不同人对求是有不同的注脚,但核心都是要找到自己的基准点。大学是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要有意识地注重磨炼自我。这就要求同学们要明明白白,不要稀里糊涂;要雷厉风行,不要拖拖拉拉;要严谨细致,不要粗枝大叶;要有始有终,不要虎头蛇尾;要严格有序,不要杂乱无章。在实事求是探索规律的同时,更能勇于创新找寻自己的独特风格,在点滴积累中逐步形成自己成熟的世界观、正确的价值观、核心的竞争能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自我跃迁。

仁心仁术,求是求新

医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 夏标泉

求是是浙大医学发展的精神根基。正是因为有一代代浙医人敢于吃苦、脚踏实地、严谨认真的态度和对求是精神的不懈追求,浙大医学院才有现如今的发展成绩。求是精神应当在每一位浙大学子的理想信念当中体现,言谈举止之间彰显。对医学生来说,求是精神是在每一次求知中的学无止境,面对问题时的负责严谨,科研攻关中的细致入微。我希望,在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孕育下,每一位浙大学子的血脉中都能流淌着求是创新的文化基因,成为国之大者的践行者。

提升站位高效务实,臻于至善尽己所能

药学院院长 顾臻

提升站位、高效务实、臻于至善、尽己所能这十六个字是我对求是精神的理解与凝练。在我心中,无论是出国深造,还是浙大任教,求是精神始终贯穿于人生的种种选择之中。什么是求是求是是一种态度,是要与马虎二字作斗争,严谨踏实、精益求精;求是是一种理想,是要在差异化发展道路上走出特色,将个人梦中国梦交叠共振,在为人类健康,创一流药学的道路上笃行致远。

学生感想

在聆听了老师们的求是故事、求是精神解读后,同学们受到深刻启发,也有诸多感悟。

求是学院丹青学园 李金迪

求是精神对我来说,意味着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敢于批判,善于思考,能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有着深厚求是文化内涵。我认为求是精神,在于有条不紊地去做好手里的每一件事情,对我来说,求是精神是一种信念,指引着我向前。

求是学院云峰学园 徐文皓

当今社会有很多方面正迫切地呼唤我们秉承并发扬求是精神,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如今新时代青年在舆论场中的辨别与自控。如何在舆论场中保持清醒,提高辨别力和自控力?我想,这在要求我们以一种实事求是,只问是非,不计利害的态度去对待,以求是精神武装自身。

求是学院蓝田学园 李伟杰

竺可桢老校长的只问是非,不计利害深深震撼和感动了我,我认为求是精神要求我们求真地学习、务实地实践。在做事上精益求精、钻研到底,对于工科学子而言就是对求是精神最生动的诠释。大一这一年,前辈们科技自强、科研攻坚的担当和使命感染着我,我将用我之所学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之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