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报

第二版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大学报  第717期  第二版

本报记者 马宇丹  

因为学校的国际化战略,才有我今天的荣誉。亲身经历充分说明,个人的发展一定要和国家战略、民族命运结合起来623日,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学生事务部部长王玉芬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

19岁就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她,始终不忘入党初心、不忘育人初心,用一份朴实纯粹,当好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模式下思政工作的开拓者

在距离紫金港校区79公里外的嘉兴海宁,是王玉芬的铸魂育人阵地。

750名学生,来自全球59个国家,留学生比例近三成,如何在国际校区这片中西文化交融的土地上,开展以我为主的思想政治工作?为了回答好这个问题,在过去的3年间,王玉芬始终全情投入、辛勤探索。

在她的推动下,国际校区现已基本形成了“学生事务部统筹,联合学院主抓专业教育,书院主导养成教育”的育人格局;形成了正面教育、素质发展、中外趋同三者相辅相成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办学学生思政工作体系。

在国际校区,率先试点推行的“大班教学+研究学习+小班讨论(LST思政理论课教学模式,让辅导员成为深度参与讨论课的一份子。通过LST思政理论课授课模式的创新,同学们在小班讨论中产生爱国、励志、求真、力行的身份自觉,成长之快超乎我的想象。王玉芬倍感欣慰。

为抓好党建龙头,坚定中国学生理想信念,王玉芬切实推进国际校区大学生“先锋引领计划”。浙江大学十佳大学生分享、优秀青年教师专题讲座、专家解读十九大报告……王玉芬为国际校区的学生们搭建起近距离感受榜样力量、提升思想境界的平台。

浙江大学海洋学院教授陈鹰解读海洋强国战略、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余潇枫分享国家安全方面的研究、经济学院教授李建琴对当前经济形势进行分析。就在刚刚结束的这个学期,来自学校不同研究领域的三位老师都出现在了国际校区的讲台上。为了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让学生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国家发展战略和国际国内形势,王玉芬经常邀请专家们来做专题讲座。

与此同时,王玉芬也一直探索在多元文化环境中师资队伍思想教育工作。组织开展国际校区版教师育人强师培训班,成立国际校区教师联谊会,定期举办悦聚国际、午餐沙龙、集体生日会等活动……王玉芬在加强外籍教师、海归教师的凝聚力的同时,积极探索国际上普遍认同的方式对外籍教师开展师德师风教育。


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的传播者

如何让中国学生树立四个自信?如何给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这是王玉芬给自己的两问培育制度自信,关键在于不断增强青年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获得感,我们要用历史的变化、现实的成就、国际的比较教育学生,坚定学生理想信念。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王玉芬将十九大报告的中英文版本发放到学生手中。这本小小的册子一时间成了留学生和外籍教职工的抢手读物,大家都认为这是读懂中国的最新文献

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遵义会议纪念馆……王玉芬组织带领中外学生前往参观学习。“对于中国学生而言,这是必不可少的革命传统教育;对于留学生而言,这些是了解中国国情、党情的绝佳机会。”更让她骄傲的是,国际校区现有一支规模21人的志愿者小分队,他们定期去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为络绎不绝的中外游客提供双语讲解服务。台上留学生Zdenek面带自信,台下同学的眼中充满惊奇。中华文化正在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人,不知道未来又会有多少人透过他看见中国。”20171127日,王玉芬的工作日记中记录了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的一幕。那一年,国际校区的中外学生们前往贵州湄潭浙大西迁办学点实地重温竺可桢老校长举校西迁、存续浙大命脉的创业史。

王玉芬经常把“文化浸润”四个字挂在嘴边。“文化的滋养是浸润式的,让中国学生在国际舞台上更自信,让留学生真正喜爱这里,我们的本土国际化思政教育才算是到家了。”

在国际校区学生动态信息发布的窗口——微信公众号“Shaining国际,有一个独具特色的专栏《流觞亭》,除了二十四节气的介绍,还涵盖了文房四宝、华服之美等专题。

除了线上学习窗口,国际校区的学生们还有丰富多彩的线下活动选择。跨年包饺子、清明制青团、端午裹粽子、中秋做月饼,王玉芬组织的体验活动让学生们对中国传统节日多了一份期待。此外,看皮影、赏灯彩、观大潮、学丝竹,学生们在体验浙江当地民俗文化的同时也纷纷为中华文化点赞。

研究生“课程思政”的探路人和践行者

 党的生日,国际校区中外学生学剪纸,喜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虽人在北京,心里记挂着你们的比赛,祝贺国际联合学院捧得三好杯足球赛冠军。在王玉芬的微信朋友圈里,几乎都是师生动态的记录。但是,将思政工作做得风生水起的王玉芬算是半路出家

1994年,王玉芬在西安交通大学一口气从本科读到博士,后赴英国留学,1996年回国后来到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任教。2009年,从教13年的王玉芬从专业课老师转变为电气学院的一名思政工作者。这个决定让不少人大吃一惊,而王玉芬这样说,一方面,我特别喜欢跟学生打交道,做了辅导员之后这样的机会会更多,另一方面,专业背景也对我做好辅导员工作有所帮助。

心之所向,无远弗届。尽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工科背景的她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但她踌躇满志、充满动力,成为电气工程学科“课程思政”的探路人和践行者。

2009年,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开始招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王玉芬主持教改项目《电气工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提出要坚持高起点、重实践、求创新2011年起,王玉芬邀请国内企业专家讲授学位课程《电气工程工业应用综述》。学生们在接触到学界最新研究成果、行业发展动态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树立起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远大理想。王玉芬还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企业实践严格要求,学生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汲取养分,学院也成为全国唯一一家连续三年都有学生获评工程硕士实习实践优秀成果获得者荣誉的单位。

利用中午1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听一位优秀研究生和一位行业专家讲微团课。王玉芬在电气工程学院时,就重视发挥榜样引领作用,为研究生们联系安排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分享活动。这个备受欢迎的研究生微课堂特别行动项目入选2016年团中央四进四信优秀项目。

王玉芬推动的学院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技能大赛,今年已经是第七届;以最美实验室评比活动为抓手,在提高实验室文化建设的同时增强学生党支部的凝聚力;利用党支部活动立项制度,鼓励提前策划、共同参与,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分管研究生思政工作的王玉芬用工科博士的质朴情怀育人,用专业师长的风范引领学生思想成长。

我想成为一个像父亲和兄长一样又红又专的人,成为同龄人中的表率。”32年前,全班年纪最小的王玉芬抱着这样的初心,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我是一名党员,组织需要我去哪里,我就去到哪里。”10年前,王玉芬从专业教师转岗到专职辅导员,成为学院课程思政的探路人。我想跟国际校区共成长,我准备好在这里干到退休。现在的王玉芬最想建立一支立场坚定、能力出众的辅导员队伍,切实完成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