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报

第二版

当前位置:首页  浙江大学报  第856期  第二版


现在民众最关心什么?在人民网开展的2023年全国两会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到,教育人才”“社会保障”“正风反腐”“乡村振兴”“就业优先”“医疗卫生”“依法治国”“社会治理”“扩内需促消费”“全过程人民民主十个领域热度最高。本期我们邀请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和公共管理学院的专家学者,围绕关注度最高的教育人才”“社会保障两方面,分享见解、阐释观点。

双一流大学应致力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培养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 眭依凡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回顾过去五年的教育工作时指出,重点在于促进教育公平和质量提升。如果说公平和质量(效率)是教育活动永恒的主题,那么促进教育公平和提升教育质量则是教育事业永恒的目标。由于基础教育关系到全民族成员的基本文明素质,更要体现公平优先的原则;而高等教育作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不可或缺的构成要素,则必须以效率优先亦即质量提升为原则,这是由高等教育旨在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和进行知识创新的重要使命以及极具开放性、竞争性的属性特征所决定的。

五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5.7%提高到了59.6%。这表明,通过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和快速发展,我国基本解决了高等教育公平问题,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时代,负有领跑我国高新知识和高新科技竞争力提升之使命担当的双一流大学,必须直面逆全球化日益严重导致国际竞争越演越烈,以及人工智能超常规发展彻底改变人类传统生活方式与生产方式,亦即进入智能化时代带来的严峻挑战。

正是为了积极应对科技实力决定国家兴衰成败的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高屋建瓴地提出,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双一流大学必须认识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在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尤其在培养具有敏锐发现并提出具有学术创新和突破价值之问题的敏感性,即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抓住问题本质并准确提炼其要素及把握要素间有机联系的宏阔学术视野,即把握新问题的能力;运用多学科理论和研究方法非常规攻克难题的知识和能力结构,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之拔尖创新人才上积极行动并有更大的作为。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 张应强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技、人才进行了一体化部署。这一新部署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之间的有机联系,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实现了教育从优先发展战略优先的转变。教育人才入选全国两会调查十大热词之一,充分反映了这一新部署深入人心,反映了人民群众对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新期待。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背景下,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成为国际战略博弈的主战场,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制高点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赢得战略主动的关键。建设教育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性工程,人才是建设教育强国和人才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资源。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人才的汇聚性载体,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枢纽。这就要求高等教育必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这是确保科技创新成果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培养的人才手中的关键。它关系到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关系到建设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和战略人才力量,关系到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高等教育必须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从而落实好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所做的新部署。

以教育人才之强,铸就中华民族之辉煌

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浙江传媒学院校长 徐小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过去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下,我国教育战线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迈向新征程,我们必须进一步发挥教育、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

认识上要进一步明确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的发展理念。教育强则人才强,人才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党中央对教育、科技、人才一体谋划、整体部署,凸显出党对教育、人才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没有世界一流的教育、人才支撑,经济社会就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教育、人才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政策上要进一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离不开创新,其中理念创新、制度创新至关重要。我们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释放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以创新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创建世界一流创新教育体系,打造世界一流创新人才中心。

行动上要进一步推进高质量教育,高水平人才的目标任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取决于我国教育、人才的发展水平,高质量高水平是新时期教育、人才工作的主线。为此,我们必须加快行动步伐,持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人才基础,以一流教育、人才成就伟大梦想。

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教育和人才保障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 阚阅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回顾: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每年都保持在4%以上,义务教育巩固率由93.8%提高到95.5%,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目标实现,职业教育适应性增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从45.7%提高到59.6%,接续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3.5年提高到14……报告中的这些数字凸显了五年来教育事业的新发展和新成就,特别是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加教育投入,着力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提升教育服务水平,在发展中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当前,我国已开启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走好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还是在于教育、科技和人才的统筹推进,有效发挥教育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高质量发展需要高素质劳动者,只有促进共同富裕,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提升人力资本,才能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基础。在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还需要不断强化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教育投入,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提高人力资本总量,培育人才第一资源,切实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教育支撑和人才保障。

以教育强国建设推动中国式现代化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领导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长聘副教授 韩双淼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以教育强国建设引领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要充分发挥高等教育在科技自立自强背景下推进科技创新高地与人才中心建设的主力作用,以及职业教育在技能型社会建设目标下推进人力资源迭代升级和教育脱贫两个方面的作用。

伴随着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浪潮和经济社会发展模式转向高质量发展,教育、科技和人才的协同配合已成为创新型国家发展的核心支撑。各国在高科技领域的进展,直接关乎其在科研创新和综合国力竞争中的比较优势,也往往决定着其能否抢占科技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这需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的学科和人才优势,对接国家战略需求,释放科技创新潜力,发挥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提供动能。以高水平科研培养高水平人才,不断探索人才激励机制与分类评价机制;发挥考试与招生制度的引导作用,选拔和培养大批基础学科的创新人才。通过建设完善我国科技人才体系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为我国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科技创新高地提供支撑。

高质量发展有赖于科学合理的发展理念和发展格局,而理念的更新与升级需要教育体系持续培育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劳动者。构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将大批适龄劳动人口转变为技术技能型人才,推动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转型优化,并成为服务区域发展、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关键力量。曾有调查显示,我国约90%的高职院校毕业生是家庭第一代大学生,职业教育成为其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实现社会流动的关键环节。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支持,健全完善体现类型特色的中高本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体系,既为我国高质量发展提供大批人才支撑,也是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的应有之义。

培养多样化人才,筑牢可持续发展基石

浙江大学教育学院新百人计划研究员 林聪

培养人才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得以发展的根本驱动力也依靠人才。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推进,对人才、教育与发展的理解也在与时俱进。单一化、标准化和指标化的教育已不再满足国家和人民多样化、独特化和个性化的需求。党的二十大报告多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人才是第一资源”“用好用活各类人才”“人才引领驱动”“人才强国”“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这些重要论述阐述了一个朴素的事实:社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需要多样化的人才协同助力。在此背景下,需要重新思考社会和教育对于人才的理解方式、评判标准和衡量尺度。

对人才的渴望应避免走入狭义理解人才的陷阱。从最根本的意义上看,教育是对每一个人的教育,更是每一个人发展自身的根本需要和重要权利。纵然不同个体对国家和社会的贡献有领域之别和层次之分,但每一个人都具备成为特定方面人才的潜力和素养。教育能否帮助大多数人找到成为人才的路径并为其提供支持,直接影响到国家和社会发展的深度与广度。

多样化是筑牢新发展的基石。在当前世界范围内普遍意识到人才重要性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以多样化的思维和评价体系助力人才的发展是培养人才、留住人才和用好人才的关键要素,也是源源不断为我国发展提供能量的重要环节。

建立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促进共同富裕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张翔

截至2022年末,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已覆盖10.5亿人,其中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5.0349亿人,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5.4952亿人。国民基础养老金是一种完全由财政筹资、面向全体公民的非缴费型养老金制度,其主要功能是提供老年基本生活保障,防止老年贫困发生。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正好适用于弥补部分老年人基本养老保障缺失的短板。

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接近90%的养老金来自财政补贴,其中基础养老金完全由财政筹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部分资金也来自财政补贴。2009年新型农村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时,当时已经年满60周岁的老年人可以直接享受基础养老金,相当于享受国民基础养老金待遇,但2009年之后的新老人仍然需要先参保缴费满规定年限才能享受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因此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非常接近国民基础养老金,但尚不属于真正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如果直接按照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待遇标准,给目前尚未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新老人按月发放基础养老金,我国将马上实现老年人口基础养老金的全覆盖。

此外,我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亟待提高。2021年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人均月待遇191元,约为2021年全国农村低保月标准530元的36%2021年我国财政共补贴基本养老保险16073.62亿元,其中仅3310.51亿元(占20.60%)为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补贴。如果将财政补贴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倾斜,通过几年时间将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提高到全国农村低保标准水平,之后实行同步调整,将极大地提高基本养老保障的公平性,大大促进共同富裕。

如果在此基础上,将目前对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补贴的一部分,按照全国农村低保标准单列为这两类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的国民基础养老金,有助于探索建立覆盖全体公民的国民基础养老金制度。在人人享有相同国民基础养老金的基础上,从事不同职业、参加不同基本养老保险和补充养老保险的参保者基于各自劳动贡献和缴费水平,享受与自身缴费关联的有差别的其他养老金待遇,探索实现社会养老保障公平效率的有机统一,为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奠定制度基础。

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建立健全高质量现代医疗保障体系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刘晓婷

当前,我国已经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一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医疗卫生服务资源的公平配置,让全体人民共享优质医疗卫生服务,降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风险,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在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医保、医疗、医药协同发展和治理。在破解医保、医疗和医药三医联动的体制机制难题过程中,医保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如何建立健全高质量现代医疗保障体系?

一是要满足公民基本医疗需求、降低医疗费用负担,提高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和区域均衡布局,持续提高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水平,将更多群众急需药品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住院和门诊费用实现跨省直接结算,推行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切实降低医疗费用负担。

二是要通过医保治理体系创新,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药品生产流通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组织与制度体系变革,为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提供重要机遇与可行路径。因此,我们要继续发挥医保的牛鼻子作用,牵引医疗卫生领域的体制机制变革,切实助力健康中国建设。

以需求为导向统筹推进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体系建设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 杨一心

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部署今年重点工作时提出,加强养老服务保障,完善生育政策支持体系。这对做好一老一小服务保障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2022年,我国迎来人口负增长的拐点,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成为刻不容缓的重大任务。推动一老一小服务保障体系建设,事关家庭发展,关乎国家长治久安,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统筹推进。而其中的关键在于精准把握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和家庭的托育托幼服务需求。

养老服务方面,要重点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家庭照护能力不足的失能失智老年人,通过科学的需求评估方式,分析其在日常陪护、就医问诊、生活帮扶、紧急救援等方面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从健全供需匹配机制出发,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扶持政策,扎实推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设,积极培育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的养老服务市场。

托育托幼服务方面,要全面分析家庭在生育养育方面的成本和负担(包括物质投入和时间成本),特别是要深入对一孩、二孩家庭养育成本构成的分析。要因地制宜加大普惠性托育托幼服务供给力度,积极运用好转移支付、税收、住房保障等政策工具降低养育负担,解决好女性职业发展问题。通过政府、用人单位、家庭的共同努力,推动生育支持政策发挥更为明显的实质性作用。

发展普惠托育体系,完善积极生育政策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副研究员 马高明

我国已面临较为严峻的人口低生育率风险,迫切需要建立健全积极生育支持政策。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是完善积极生育政策的重要内容,不仅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父母照顾压力,而且也将对全社会鼓励生育氛围产生积极影响。2019年以来,我国逐步加快了0-3岁婴幼儿托育体系建设,目前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然而,托育服务体系建设仍然面临着较多挑战。例如,我国0-3岁婴幼儿托位整体供给不足,市场化托育服务价格高昂,专业人才队伍存在较大缺口,特别是农村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还存在较大缺口。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儿童早期照顾政策。一方面做加法,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投入,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补充的普惠托育体系;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统筹改革,将幼儿园逐渐释放出来的空位给予托育服务,探索0-6岁一体化发展模式,从而达到最佳公共资源配置效果。

特别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高度关注城乡差距,尽可能优先为农村、山区、偏远地区的婴幼儿提供有质量的托育服务。关注弱势儿童早期发展,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本积累,为实现共同富裕与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整理:杨娟、王盈盈)